“根據(jù)大家意見,我們組織部回去開會研究,形成一個新的意見,供各位參考。”
張秋山說完,示意在場的工作人員,把他手里的文件發(fā)放下去。
這一點,和先前不一樣。
一般來說,干部任職情況,要在會議之前,分發(fā)給參會人員。
可張秋山卻來個突然襲擊。
當名單到手后,赫然發(fā)現(xiàn),孔若啟仍舊擔任副市長,但不再兼任宏枝縣委書記。
也就是說,厲元朗在對待孔若啟的態(tài)度上,有了些許變化。
郝慶安看完,發(fā)表了他的看法。
“組織部重新擬定關于孔若啟同志的任職情況,我認為很好。孔若啟同志年輕有為,工作能力強,這點毋庸置疑。”
“但也要看到,他身上的不足和短板。”
“比如,對待同志,缺乏應有的包容和理解。”
“在處理個人問題上,顯得不夠成熟和穩(wěn)重。”
“當然了,這些都是小節(jié),不足以影響大局。”
“但作為組織部門,在考察任用干部時,必須要全面考慮,不能只看優(yōu)點,不看缺點。”
“不過,話又說回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誰還沒有個缺點和不足呢。”
“關鍵是,要看主流,看本質。”
“孔若啟同志的主流是好的,本質也是不錯的。”
“只要加以引導和培養(yǎng),我相信,他一定能夠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領導干部。”
“所以,我同意組織部關于孔若啟同志的任職情況。”
“當然了,這僅代表我個人的意見,最終的決定權還在同志們手里。”
郝慶安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態(tài)度,又給自己留了余地。
厲元朗聽后,微微頷首,心中卻暗自思考。
郝慶安這個人,老奸巨猾,滑不留手。
想要從他嘴里套出真話,難如登天。
不過,這也正常。
畢竟,郝慶安在官場摸爬滾打這么多年,什么風浪沒見過。
想要輕易看透他,的確不容易。
厲元朗將目光轉向沈汝濤。
沈汝濤是省長,主管經濟工作。
對于干部任職情況,他一般不太過問。
但今天,厲元朗明顯感覺到,沈汝濤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異樣。
似乎,他對孔若啟的任職情況,也有所保留。
沈汝濤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
“對于孔若啟同志的任職情況,我原則上同意組織部的意見。”
“但有一點,我要提醒各位。”
“孔若啟同志年輕有為,這是優(yōu)點。”
“但同樣,這也是他的缺點。”
“年輕氣盛,容易沖動。”
“在處理問題時,往往缺乏足夠的考慮和周全。”
“這一點,從他治理宏枝縣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來。”
“所以,我認為,在任用孔若啟同志時,必須要充分考慮這一點。”
“不能因為他的年輕有為,就一味提拔重用。”
“而是要給他壓擔子,讓他在實踐中鍛煉成長。”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一位優(yōu)秀的領導干部。”
沈汝濤一番話,說得語重心長,仿佛一位長者,在諄諄教導晚輩。
厲元朗聽后,心中暗自點頭。
沈汝濤雖然話不多,但每一句都說到點子上。
對于孔若啟的任職情況,他既沒有一味支持,也沒有一味反對。
而是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這樣的態(tài)度,才是厲元朗最希望看到的。
不等于海發(fā),郝慶安手里捏著名單,突然拋出一個話題。
他看向張秋山,好奇問:“秋山部長,名單好像少點什么吧?既然孔若啟不兼任宏枝縣委書記,那么新書記人選,你們組織部要拿出個具體意見。”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