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了。
滿朝文武全都麻了。
大家都以為,房俊會長篇大論,與太子爭論對錯....
誰知,房二郎連句廢話都沒有,直接拋出來一首詩。
還是首詠嘆詩。
嘆的是誰?
自然是王昭君!
論和親,明妃是占一席之地的。
莫說是唐朝,就算到了清,這也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
千年以降,無數文人墨客,都對這位女子,報以深切的同情和悲憐。
并且延伸出種種故事。
比如與漢帝的愛情,比如負氣出走,比如畫師毛延壽......
但可惜,以上通通是杜撰!
真實的王昭君,以“良家子”被選入宮廷,后又奉元帝之命,遠嫁匈奴呼韓邪稽侯珊為閼氏......
這便是班固《漢書》的全部記錄。
無論是《匈奴傳》,還是《元帝記》,從未寫過畫師將她畫丑,她也沒有單相思漢帝。
有的,只是被作為添頭,遠嫁匈奴,僅此而已......
但正因為如此,才更顯得悲劇十足!
所以李白寫過她,杜甫寫過她,蘇軾寫過她,陸游也寫過她......但這次,房俊不可著李白一人白嫖了,而是金代的王元節。
沒別的意思,主打的就是個諷刺!
....直接定性,把和親與恥辱掛鉤…別說什么大義,更別說什么貢獻,區區一個公主,就能影響兩國的關系?
別扯了!
王昭君沒那么大能耐。
文成公主也不行。
....正如這詩中所說,和親,對于漢家女子來說,只能是一場災難!
尤其是最后兩句,更是對諸將發出靈魂拷問——
“漢家的眾多將領啊!”
“你們身為帝國守護者,竟讓一個弱女子去異域和親求安......”
“待百年之后,你們在地下與昭君相遇,也該感到羞愧啊!”
語直白的令人發指。
就算再粗鄙的軍漢也能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