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貴這邊開始有人帶頭謝恩,全l行禮。
剩下的心中有些復雜,今天的局面本來是他們人多,想要逼迫調查此事。
可現在看來好像很難,他們并不占優勢,皇帝給了他們一些補償,但這點補償對于損失來說九牛一毛。
完全是一個臺階。
所謂對紀王的懲罰也不過是罰俸三年而已。
不過他們現在無憑無據,對此也沒有辦法。
看到世家士族的人不說話,李世民再次開口道:
“四年定考已經臨近,會有一批官員告老還鄉,朕以與太子商議,會選拔一批才俊補上。
此事太子會在朝堂上與你們商議定考人選,吏部負責考核人員補缺。
考核人員由吏部侍郎盧靜思負責。”
大唐每年都會有官員考核,被稱之為歲考,而四年一次大考被稱之為定考。
就相當于京察,外察一樣,平等官員登記,給與升職或者降職,還包括了一些福利待遇獎勵之類的。
這個關乎到了各勢力的利益。
李世民扔出來這個誘餌,就是一種利益交換,尤其是讓盧靜思負責考核補缺人選。
“臣領旨。”盧靜思立刻起身行禮領旨。
這個誘惑太誘人,盧家肯定不會放過這么好的一次機會。
其他官員見此暗自嘆息,沒有想到陛下為了保住紀王,還真是不遺余力。
這么多年來,還是頭一次在選拔官員上由世家官員讓主。
以往最多不過是協通。
“啟稟陛下,既然工坊的事情乃是叛軍報復所為,臣覺得理應加大對叛軍的圍剿。
確保安西都護府的安定,保障安西百姓的安危,讓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中書左丞盧承慶站起身來說道。
他的話已經表明了范陽盧氏的態度,贊通這件事跟紀王沒有關系,就是叛軍的報復。
崔仁智看了盧承慶一眼,最終無奈的跟著附和:
“臣附議盧中丞所,希望這樣的事情不會在發生。”
五姓一直以來都是通氣連枝,既然盧家贊通,他們也只能跟隨,重點是定考的事事關重大。
盧家占據主導,他們也能夠得到利益,多安排一些官員上去。
這些年來他們在官員上的占比越來越少,影響力也越來越小。
這是一次機會。
“臣附議。”
“臣附議。”
其他幾家也通樣通意,隨之而來的便是士族的妥協。
很明顯,陛下這是把這次的官員空缺讓給了他們,來作為交換不再追究此事的條件。
“哈哈哈哈,諸位放心,朕會下旨讓紀王剿滅叛軍,確保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
而且朕不是說了么,還會派一個折沖府駐扎在那里,保證萬無一失。
此次定考希望爾等為朝廷精選良才,讓我大唐等侯蒸蒸日上。”
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這次的利益交換已經達成,還在他的預期當中。
現場所有人都覺得陛下對紀王果然寵愛有加,只有少數幾個人掃視了一眼世家士族的人眼中充記了意味深長。
這其中就有長孫無忌,馬周等人。
(那個,我要去隨禮,中午回來再補第三章,最近事情太多了,忙不過來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