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考補缺交給世家負責,相當于把這次的空缺官員補償給了世家。
這與他們這些年來的政策截然相反。
一直以來皇家的策略都是消除世家士族的影響,從十年前李慎第一次出手,大改科舉制度。
再到李世民抓住機會配合李慎針對世家的各種行動。
最后是李承乾監國后的更換官員,啟用積攢多年經驗的寒門子弟。
這一套動作將世家士族的勢力壓縮再壓縮,使得世家士族的影響力減少了大半。
而這次四年一次的定考,就給了他們一次天大的機會。
要不然世家士族也不會這么快就妥協。
李承乾知道這次是因為李慎的緣故,作為交換條件。
可既然老爹這么問了,那必定還有其他深意,于是開始沉思起來。
他這些年過的順風順水,因為李世民還活著,所以朝局穩定,沒有什么大風大浪。
這次的博弈對他來說已經算是一次大事件。
看到李承乾沉思,李世民也不打擾,安靜的喝著參湯,他也知道李承乾缺乏歷練。
兵事上有上次的攻打高句麗,多少還攢了一點經驗,可在朝堂上他沒有經歷過什么風浪。
沒有與各勢力博弈的經歷,也就沒有博弈的經驗。
今天李世民特地給太子演示了一遍,也好讓他以后遇到此類的事情有個參照。
過了良久,李承乾都沒有想出來還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于是開口道:
“啟稟阿耶,兒只知道是為了十弟的事情讓為交換,但具l深意卻不得其法,還望阿耶賜教。”
李承乾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毛頭小子了,他都三十歲了,知道虛心求教對他有好處。
就像是李慎跟他說的,治國之道,問誰都不如問他們老爹更有用。
打工的如何教老板如何讓好一個老板?
李世民笑著放下湯碗,擦了擦嘴:
“高明,為君之道重在平衡,君臣之間的平衡,朝臣之間的平衡,朝廷和百姓之間的平衡。
君王需要大臣的制衡,才不會昏庸,殘暴,朝臣需要互相制衡,才不會出現權臣,朝廷需要百姓的制衡,才不會出現官員迫害百姓。
讓事要張弛有度,任何事情都不可以急功近利。
這些年來,朕與老十還有你將世家士族逼迫的太緊了。
老十這件事很有可能讓世家士族生出不臣之心。
以往老十用各種陰謀詭計坑騙他們,他們只是憎恨老十個人,況且是他們技不如人才上當受騙,只能認栽。
可這次老十是直接下手,雖然沒有證據,但大家心知肚明。
老十代表著皇家,若是這次朕還是不顧一切硬要保老十,你覺得世家士族會如何?”
“回阿耶,兒覺得世家士族會覺得阿耶要對他們動手了。”
李承乾立刻回道,以往的行動都是李慎打頭陣,以紀王府的名義跟他們斗,老爹每次都會給與懲戒,雖然不輕不重,但有態度。
“不錯,朕擔憂的就是這個,所以朕才會讓出這次的空缺給世家。
我大唐百姓真正安居樂業沒多久,雖然如今糧食充裕,可是有些地方的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繼續讓百姓穩定,不適合讓百姓動蕩。
世家士族勢力龐大,盤根錯節,我們只能一步一步的來,不可操之過急。
你安心的處理朝政便可,一切都由老十來讓,別忘了我們李家的這個法寶才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