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紀王府出產的水泥。
臣與紀王府合作多年,紀王府的很多建筑都是由水泥來完成,建造速度非常之快。
而且還要比夯土來的結實,若是修建的好,連地震都不會倒塌。
堅固耐用,幾十年沒有問題,只不過這價格......多了一些。”
“對呀,紀王府有水泥,這個東西我還看見過,未干之前如泥,可干了之后堅硬如石。
而且非常的簡單便利,幾天時間就可干化。”
閆立德說完立刻有人附和。現在紀王府的水泥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貴族家中建點什么都會用,
主要是太方便,不用去買石料木材,讓個水泥柱子刷上漆也不影響美觀。
李承乾也是眼前一亮,他怎么把這個利器給忘記了,李慎之所以能夠在兩年時間建造出青海要邑那么大的城池,靠的不就是水泥么?
“敢問閆尚書,那不知要建造一戶宅院所花費幾何?”
就在大家議論的時侯,作為民部尚書,唐儉對金錢非常的注重,記朝文武都說唐儉摳門。
“大概需要十貫錢左右,若是人口多,需要建的房多,那價格就要更加多了。”
閆立德回道。
“一年前,晉州四縣有五萬一千余戶,口十七萬余。一戶十貫,朝廷要拿出去五十多萬貫。
不可能,朝廷沒有這么多錢。”
唐儉掐指一算后,立刻一口回絕。
民部可不單單掌管天下錢財,下面還有一個戶部司,掌管全國戶籍,土地,賦稅等等。
所以唐儉對于全國戶籍都很熟悉。更何況去年才讓的一次戶籍登記造冊。
五十萬貫啊,那可不是小數目。雖然現在朝廷有錢了,可用錢的地方也多啊。
這幫人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張口就要五十萬貫。
“唐尚書,這錢可是要救助那些黎民百姓的。你知不知道這可以讓多少人免于被凍死的下場。”
長孫無忌轉頭看向唐儉,六部隸屬于尚書省,在尚書省的管轄之內。
“趙國公,唐某自然知道,可如此多的錢財,朝廷一時也拿不出。”
唐儉不卑不亢的回道。
“拿不出?唐尚書,那一年一千四百萬貫的稅收呢?”
許敬宗驚訝萬分的質問道。去年紀王府可是給了朝廷一千四百萬貫啊。
比朝廷收的稅多了兩倍還多。
“花了。”
“花了!!”
唐儉輕描淡寫的兩個字,讓在場的眾人震驚,那可是一千四百萬貫,不是一千四百貫,
你怎么花能花這么多錢。
“就是花了,興修水利,修橋補路,修繕邊關城池,修葺長城,軍中的開銷,武器的更換
對了,還有諸位的俸祿,自從取消祿米,改為實發錢財之后,一年的俸祿就要花費很多。
在場的諸位加一起一年就要好幾萬貫呢。”
唐儉掃視著每個人的臉,就好像這些錢進了他們口袋一樣。
“可就算是如此,也花不完這么多的錢吧?難道現在國庫中已經沒有錢財了?”
長孫無忌不相信的質問。
(屁股疼。)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