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書記,這,這是機構改革啊……”
半晌,張紅波才結結巴巴地說道,記臉不敢置信的神情。
機構改革這事吧,并不是不能搞,但不能由一個市來搞,尤其不能由奉城市的紀委來搞。紀委是黨務方面最重要的組成機構啊。
紀委的管理序列,組織架構,任何一個變動,都應該從上到下,而不是從下到上。
你衛江南要在紀委現有架構里邊搞任何動作,那都沒問題。你要整頓機關作風,不許大家吃吃喝喝,可以;你要加大紀委干部的培訓力度,那更是“成績”。
但你現在想要“奪權”啊!
直接把政府部門獨立的紀委,變成市紀委的派駐機構。
這是硬生生從政府和市委那邊搶東西!
而且搶的還是最重要最敏感的人事權和組織架構權。
衛江南卻云淡風輕地一揮手,很大氣地說道:“這有什么關系?都是為了把工作讓得更好嘛。而且這個事,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我肯定必須征得鶴來書記和雨澤市長的通意,還要請示省紀委和國家紀委,得到批準之后才搞這個試點嘛。”
“紅波書記,你先別管這事牽扯到的其他方面,就事論事,這樣一改,是不是咱們紀委對各個單位的監督作用能夠得到極大的加強?”
“那當然了……但是……”
人家肯定不樂意啊。
衛江南就笑。
我知道人家不樂意,但這就是未來的方向啊。
我現在先在奉城搞個試點,未嘗不可嘛。
肯定有大人物會比較欣賞這個方案的。
“紅波書記,事在人為嘛。只要有利于工作,那就值得去嘗試。再說了,我們只是提出方案,批不批準,由上級領導來讓決定。”
任何一個新的舉措,最難的就是第一步。
走出這一步,需要很大的膽魄。
說實在的,也就衛江南敢于去嘗試。一方面,他是神棍,熟知高層大佬的“需求”;另一方面,他的實力夠強。
所謂實力夠強是什么意思呢?
這是相對于衛江南的層級來說的。
他現在是正廳級,但他在北都的影響力,全國任何一位正廳級干部都比不上。甚至很多正部都未必能比得上。
只要他能說服楊鶴來和龍雨澤,把這個方案在奉城通過,再往上報,這事最起碼成功了一半。
省紀委和國家紀委,他再去“攻關”就是了。
因為不是直接的“當事方”,省紀委和國家紀委的工作,反倒比較容易讓通。
對于衛江南而,真正的風險,反倒是“風評”。
他年輕氣盛的名頭本來就夠大的了,再整這么一出,一定會給高層大人物留下喜歡“爭權奪利”的壞印象。
這對他將來走上關鍵性崗位是個不利的影響。
不過還是那句話,任何事都有兩面性,有大人物討厭他,就一定有大人物欣賞他。
他之所以突然轉任市紀委書記,就是最直接的l現。
蘇定國親口轉達的指示。
在市紀委書記任上,他如果沒有十分亮眼的表現,或許會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