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青,士子梁,召集部隊,我們出發!"朱拓豪飲一碗酒,抹了嘴,大聲道。
那首領急忙起身,還想勸說朱拓,但是朱拓對著他鄭重的說道:"本王待你們,猶如兄弟一般。現在有人欺負自己的兄弟,本王身為大丈夫,豈能不去報仇"
"待我抓到欺辱你們的君王,擰下他的頭顱當夜壺!"
說罷,朱拓領兵離開。
跟在朱拓身邊的士子梁滿是不解,說道:"大王,這些不過是蠻夷,為何要幫助他們拉攏他們也不值當啊。"
"你懂個屁!"朱拓道:"嶺南全域的漢人不過只有四成,要是沒了他們,本王這個王當的還有什么意思再說,你不真心實意的對待他們,那他們又怎么會真心實意的對待你"
"大王說的是。"
呂青此時憂心忡忡的提醒道:"大王,如今的安南是陳氏朝廷,和咱們大明建立了宗藩關系,陛下也將安南國列入不征之國,您這樣做,會不會破壞雙方的友好關系"
"安南也配!"朱拓啐了一口唾沫,大聲道:"本王又不是去砍陳氏王朝的頭,只不過邊境有個土司肆意妄為,本王替天行道!要是陳氏王朝識相點,就乖乖的獻上土司,要不然本王親征河內!"
呂青搖頭道:"大王,咱們只有三千兵卒,恐怕連土司都打不過。"
朱拓大叫道:"我麾下將士各個以一當百,三千將士那就稱得上是三十萬大軍,三十萬大軍征討安南的土司,豈不是手到擒來"
"你們別忘了,本王自幼學習兵法,十四歲就上了戰場,親手砍了安邦彥的頭顱,現在又有三十萬將士,難道搞不定小小的土司"
"可大王賬不是這樣算的……"
"沒什么好可是的,再者說,我們又不是西南方面的蠻夷,咱們是講究戰術的,只要戰術運用得當,便是十倍、百倍于我們的蠻夷,也能輕松擊潰!"
聽到朱拓這樣說,眾人心中安心不少。
呂青倒也不擔心能不能打過土司,畢竟就算打不過,這里山高林密,逃也能逃走的。
他主要擔心朱拓的安危,告誡道:"大王,打仗的時候還請坐鎮后軍,千萬不要橫沖直撞。"
"本王又不是三歲小孩,豈能做這種傻事"朱拓斜瞥了一眼呂青。
安南與交趾的邊界處,有一李氏土司,這土司依靠安南的陳朝,肆意在此地為非作歹,時不時搶掠大明漢人的財物,欺壓周圍的土司,搞得周邊的百姓怨聲載道。
由于這李氏土司交好安南陳氏朝廷,所以安南朝廷也就默許了李氏土司的所作所為。
反正搶掠的也是大明的財物,關他們安南朝廷什么事
一旦大明的軍隊來襲,李氏土司就迅速縮進安南境內,等風聲過去之后,再大搖大擺的出來,繼續欺壓周邊的土司。
所以李氏土司愈發強盛,甚至還效仿大明的制度,在土司內部設立了官員,安排了軍隊。
朱拓這次出征的主要對象,就是這個李氏土司。
"給我沖!"
朱拓一馬當先,沖到了最前面,三千將士跟隨著朱拓,嗷嗷的沖著。
呂青沉默了。
朱拓的話猶在耳邊響起:我們是要運用戰術的……
戰術就這
朱拓在面對一小股李氏土司的士卒時,帶著三千士卒橫沖直撞,很快就沖垮了這股部隊。
將士們軍心大振,紛紛高呼著,跟隨在朱拓的身后,直接就在這股部隊中鑿出一條血路。
太尉士子梁武藝極好,一把大刀舞的虎虎生威,敵人的刀劍甚至都碰不到他,而他卻將一個個敵人斬落馬下。
因為是忽然遭遇,敵軍還沒反應過來,也沒組織好沖鋒,所以只一個回合,這些敵軍就已經被沖散了,敵方士卒開始驚懼的四散逃跑。
士子梁抓了幾個俘虜,扔在朱拓的面前,朱拓笑著道:"將他們全放了,讓他們告訴李氏土司的首領,我大明來復仇了!"
當這些俘虜回去時,李氏土司的上上下下都震動了,可聽聞敵人只有三千的時候,李氏土司的首領又覺得自己行了。
他們的首領名叫李守渡,本來聽說明軍來襲,嚇的他差點縮回安南境內,但是又聽說明軍只有三千人馬,他頓時心中松了一口氣,然后心中大喜。
立刻支棱起來了。
就這些人,還想要討伐自己,這不是拿雞蛋撞石頭嗎
要是自己能親手擊敗明軍,然后獻給安南朝廷,那么安南國王也會高看自己一眼。
李守渡做事很謹慎,又聯絡周圍幾個較好的土司,要求他們也出兵。
幾個土司紛紛響應,一個個派出自己的精兵強將,和李氏土司合兵一處,約莫組成了三四萬的部隊,浩浩蕩蕩的,遠遠看起來,還真像那么回事。
李守渡瞧著自己身后數萬部隊,心中大定。
三萬對戰三千,優勢在我!
但是他不敢大意,又派出斥候查探,在得知明軍上次獲勝后,開始驕縱肆意,軍紀渙散,有的士卒甚至嫌天氣太熱,把身上的盔甲給脫了,一天都走不了五里路。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這一邊,明軍拿什么和我斗
李守渡心中大定,興致勃勃的準備出征迎敵,身邊的人苦勸,有的人認為這是明軍的計策,有的人認為沒必要招惹明軍,大不了躲進安南境內,反正明軍遲早也要走的。
但是首領李守渡不這樣認為。
三萬明軍前來,自己躲起來。
三千明軍前來,自己還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