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朱拓拍著姚廣孝的肩膀,大聲說道:"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晉地情況復雜啊,流民四起,政事不通,唉,本王心里著實難受。"
姚廣孝似乎察覺出來朱拓的意思,詢問道:"殿下是想問如何整頓晉地政務"
"對,本王就是這個意思。"
姚廣孝仔細思索了起來,提醒道:"大王,如今晉地的官員貪污受賄現象極為嚴重,若是以重刑懲罰,怕是沒有官員可以用了。可以抓幾個典型,施以重刑。其他輕微犯事的官員,讓他們戴罪立功。"
"好,好,就按照你說的做!"
"另外,如今晉地混亂,有趁亂做賊、做奸,偷摸的,吏治敗壞。大王如今應該頒布法令,整頓吏治。"
"好,好,就按照你說的做!"
"大王還要在每個縣府設立施粥點,將百姓的生命與官員的政績掛鉤,倘若有十名百姓被餓死凍死,那就罷黜該負責官員。責任到人,禁止推諉。"
"好,好,就按照你說的做!"
"大王做了這么多善事,應該在晉地傳播大王的名聲,這樣晉地的百姓,就知道大王的仁慈。日后,他們就會感激大王,追隨大王,等到大王什么時候造反,這就是一股強大的助力。"
"好,好,就按照你……"朱拓脫口而出,話說到一半才意識到不對勁,趕忙說道:"除了這最后一條,都按照你說的做。"
姚廣孝面露惋惜之色,大王這是咋回事呢
朱拓摩挲著下巴,緩緩說道:"廣孝啊,你說的非常好,但是咱們現在缺人手啊。本王現在最信任你了,你有能力,又有手段,要不這些事情全交給你吧"
呂青看著這熟悉的一幕,不禁揉了揉眼睛,要不是姚廣孝就站在眼前,他還以為是嶺南長史張渭來了呢。
姚廣孝臉色一肅,大聲道:"定然不負大王所托。"
朱拓看著斗志昂揚的姚廣孝,有些不忍的提醒道:"這些事情太多太雜,你一個人能忙得過來嗎要不,本王再派給你幾個人手"
姚廣孝搖搖頭,拒絕道:"大王如此信任我,卑職就算是累死、困死,也要保證圓滿完成任務!"
"好!"
朱拓忍不住撫掌夸贊,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遙想遠在嶺南的長史張渭,那老家伙,自己天天哄著捧著,才肯出一點力。
看看姚廣孝,人家這工作作風,這職業操守
朱拓不由的畫起了大餅:"廣孝啊,你不知道,嶺南長史張渭這個老家伙,平日里就知道推卸責任,能少干一點就少干一點。論親近,還是咱倆親近啊,誰讓你是本王的屬官呢"
"你好好干,等有機會回到嶺南,本王讓你當長史,怎么樣"
"多謝大王厚愛!"姚廣孝大聲道。
聰明如姚廣孝,也被大王忽悠瘸了。
呂青看著姚廣孝離開的背影,內心忍不住感慨,旋即又看向自家大王,說道:"大王啊,這就是您收拾亂攤子的好主意"
"是啊,有什么問題嗎"
"我還以為您要親力親為呢。"
"呂青啊,你不懂,作為藩王,凡事不必都要管。要將事務交給熟悉的官員,知人善用,才是上位者該做的事。不然就算本王是諸葛亮在世,也會被累死的。"
"說一千,道一萬,大王還是懶的管事。"
"放屁,本王什么時候是怕事的人了"朱拓瞪了呂青一眼,叫道:"你跟了本王這么多年,難道還不清楚本王是一個勤勞善良、踏實能干的藩王嗎"
呂青嘴角抽了抽,大王您說的這兩個成語,和您有什么關系嗎
"本王自然有更重要的事情,本王打算親自去一趟邊境,去看看大明的軍隊。要是軍鎮將士也糜爛的話,那大明可真的危險了。"
"啊"呂青一愣,連忙阻止道:"大王,您可千萬不要沖動啊,邊防情況復雜嚴峻,您要不先寫一道奏章交給朝廷,由朝廷來決定如何做"
"不,那就太遲了,本王要親自走一趟。不過在這之前,本王也會將這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稟報父皇,請他定奪。"
呂青拿來筆墨,鋪在桌子上。
朱拓沉思一會兒,便將事實一五一十的寫了出來,不過最后,朱拓花了大筆墨反復強調蒙古人的強大與兇殘。
同時,也著重表現出自己的大義凜然與英勇無畏,打算親自上前線指揮戰爭。
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訴求,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和保衛大明的安危。還請父皇暫時將藍玉放出來,由自己統一指揮。
呂青在一旁看著,皺眉道:"大王,您這樣寫,陛下能放了藍玉元帥嗎"
"不好說。"朱拓搖搖頭,又說道:"不過,就算不放出來藍玉,父皇也會給本王一些好處……算了,能薅一點是一點。"
接下來的數日,姚廣孝抄了數位高官的府宅,不僅抄出了一大批物資,同時也震懾了不少官員,這些官員戰戰兢兢,表示全部聽從肅王殿下的命令。
姚廣孝又整合了賑災錢糧,足以維持流民們半年的生計,只要朝廷那邊及時撥付錢糧,晉地百姓就不會釀成大的禍事。
同時,姚廣孝還頒布了一系列的賞罰條規,嚴厲的監督執行,決不能出現任何的虛假疏漏,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瞧著太原城的事務逐漸步上正軌,朱拓徹底放下了心,帶著錦衣衛出了城,依依不舍的拉著姚廣孝的手,說道:"廣孝,你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不過,還有一件事也要做好。"
"什么事"
"要整合官、兵、民、商等各個階級,統一立場,聽本王的命令,絕對不能有綏靖求和的聲音出現!"
姚廣孝自動忽略了最后一句話,神情隱隱帶著激動,大聲道:"放心吧,大王,卑職一定辦成此事,讓整個晉地都聽大王的!"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