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牢里的黃子澄嘆口氣。
他大抵是涼了,橫豎都睡不著。
坐起身來叼一根茅草,這悲傷沒由來,靜靜地看著窗外。
然后黯然的看著牢房另一側。
一個牢里裝著自己九族,另一個牢里也裝著自己九族。
他想,大抵是陛下心狠,不顧及君臣之情,執意要將他們全殺了。
他嘆了一口氣,在昏暗的牢房中翻出大明律,歪歪扭扭都寫著"這下活不長了",他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中勉強看到,夾雜著三個字"誅九族!"
其實入獄的,不單單是黃子澄、張昺等親人,還有國子監的祭酒宋訥,宋訥因為國子監的學子紛紛上書,希望皇帝朱元璋別大肆牽連。
然后就被姚廣孝帶人給抓起來了。
氣的宋訥拄著拐棍找姚廣孝理論,結果姚廣孝不僅不怕,還有點想笑,反手又將宋訥抓起來了。
宋訥年齡大了,治學一生,在儒學圈的聲望很高,學子們一見這個情況,紛紛自告奮勇的找姚廣孝,結果姚廣孝的嘴都要笑抽了,有一個算一個,全給抓起來了。
但是呢,如今科考在即,全國各地的學子紛紛入京趕考,對于這些學子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所以經常談論肅王一事。
然后這些學子們,也被抓起來不少。
因為抓的人多,不單單是刑部的牢房不夠用,就連大理寺的牢房也滿了。
為此,姚廣孝特意征用了好幾個地方,用來關押這些人。
一開始這些被關押的人還很憤怒,但是當姚廣孝殺了幾個冒頭的人后,這些人就變得安靜下來了,只有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敢小聲謾罵姚廣孝。
剛走進牢里,朱拓就看到黑壓壓的都是人。
從當朝的六部尚書,到進京趕考的落魄學子,但凡是發表過一些不好論的,都基本上被抓進了牢獄,朱拓甚至在這里看到了禮部尚書張智,這也太離譜了,張智好歹是自己的上司,姚廣孝怎么把他也抓起來了
而這些官員和學子們看到肅王朱拓,忍不住攀談起來。
"這位是誰啊看起來像個大人物。"
"噤聲,你連這位都不認識,這可是肅王!"
"啊"那人臉色頓時變了,好家伙,萬萬沒想到,正主竟然來了,那他們豈不是涼的更快
"我可是冤枉的啊,什么都沒有講過,就被抓進了這監牢,肅王殿下好歹比姚廣孝好一點吧最起碼會查明真相吧"
"誰知道呢唉,被關進來的官員,有哪一個不是被冤枉的"
朱拓看了一會兒,說道:"本王一個一個審案吧,要是真的被冤枉的,就放了他們。"
"是。"
朱拓找了一處空地,擺上桌子和椅子,坐在椅子上,命人押來一名官員,然后詢問道:"說吧,你是怎么被關進來的"
那人嚇的膽戰心驚,說道:"因為下官和黃子澄有親戚關系,所以就被抓進來了。"
"就這沒其他原因了"
那人一臉悲憤,大聲說道:"殿下啊,姚廣孝說我還偷窺了機密文書,可是大家都知道,我是個武將,認識的字不到一籮筐,就算把機密文書擺在我面前,我也認不全啊。"
"行吧,那你可以走了。"朱拓擺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