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著你的證據都是捏造啊!"朱拓愕然問道。
耿炳文搖搖頭,詢問道:"肅王殿下,還記得當年的胡惟庸一案嗎說是胡惟庸謀反,可末將知道胡惟庸那家伙的性子,好大喜功、目中無人,可是謀反卻萬萬不敢的。"
"但是呢胡惟庸的淮西集團勢力太大,威脅到了陛下,也威脅到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所以陛下就出手鏟除了淮西集團。"
"證據真假無所謂,最主要是做的事情對錯與否,是否有利于天下百姓。江家既然想出這個風頭,那就讓他明白出風頭的代價。"
"所以父皇就誅滅十族"
"沒錯。"耿炳文定了定神,緩聲道:"來的時候,陛下讓末將告訴殿下,無論做什么事情,首先自己要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掌握輿論,這樣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嗯,本王知道。"朱拓點點頭,說道:"當時你不了解情況,那江明義上躥下跳的,著實可恨,本王不砍了他心里難受。"
耿炳文認真的說道:"沒事,肅王殿下,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對了是你的功勞,做錯了有陛下撐腰。你就放心好了,就算您隨便折騰,天也塌不下來。"
"好。"
與此同時,在府中后院,姚廣孝叫來解縉和楊溥議事。
"如今剛剛鎮壓了這些鄉紳,大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姚廣孝看著解縉和楊溥,緩緩說道:"你我三人,當全力支持大王推行政策。"
解縉搖頭,說道:"大王太著急了些,若是能緩一緩,或許士紳的反應也不會這么激烈。"
楊溥瞇了瞇眼,沉思道:"我倒是覺得大王在搶時間。"
"搶時間"
楊溥淡笑道:"當然,這只是我的一點猜想,我從未見過陛下,但是從傳聞中可以得知,如今的陛下雄才大略,可他的年齡已經七十歲了……"
"你是說"
"我覺得,陛下在不顧一切的為大王鋪路,所以才要誅了江家十族。而大王似乎也明白,所以也是一個政策接著一個政策,想要做出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解縉搖搖頭,嘆道:"這是疲民啊。"
姚廣孝冷哼道:"放屁,大王什么時候疲民了你現在出去看看,百姓們的生活是過得好了,還是過得差了也虧得大王脾氣好,把你留在自己身邊。"
解縉不服道:"難道那些鄉紳和商賈不是百姓那些鄉紳也不全是作惡多端的人啊,也有好人啊,把鄉紳全都處理了,那誰來幫助陛下治理大明呢"
"大王心中自有章略,用不著你瞎操心。"姚廣孝瞇了瞇眼,冷聲道:"作為屬官,我們的職責就是輔助大王,大王想做什么,我等就支持大王做什么。"
"現在,陛下年齡大了,不僅將蔣瓛派來蘇州城,還把耿炳文調撥過來了。貧僧聽說,耿炳文和大王有舊,可見,這是咱們的機會啊,咱們趁機掌握蘇州城,再從嶺南調來幾個心腹官員……如此一來,蘇州城就成了大王的一堂。"
解縉聽得渾身顫抖,怒目圓瞪,大罵道:"妖僧,你腦子里面裝的什么玩意陛下這是愛護大王,可你呢卻要讓大王踩著陛下上位,這是不孝的行為!"
姚廣孝不屑的說道:"以后大王成為了皇帝,世人會說,這是陛下疼愛大王的緣故。這樣一來,大王的能力又怎么能凸顯出來貧僧倒是覺得,兼并藩地,讓所有郡縣俯首稱臣,才是大丈夫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