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百姓們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要讓這些士紳的銀子流動起來,用來投資和建設大明,用來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商品。要讓商賈把貨物運到各地。"
陶樂智雖然聽不懂,但隱隱覺得朱拓說的很對。
因為他也隱隱感覺到,士紳擁有財富后,就會購買田產,從田產中獲得財富后,又會再次購買田產……結果就導致這個體制僵化了,不能創造新的財富了。
"那下一步,肅王殿下是怎么打算的"
朱拓說道:"本王不但要提升百姓的地位,接下來還要提高工匠的地位,大家都是大明的人,憑什么要區別對待呢想想元朝的時候,咱們漢人受的苦還不夠嗎"
陶樂智認真的點點頭。
朱拓趁熱打鐵的繼續引導話題:"本王已經想好了,咱們要以官府為引導,鼓勵士紳們興建產業,咱們江南織造不是很有名氣嗎以后就讓士紳建紡織廠唄,你說對不對,陶大人"
對于朱拓的胡亂語,陶樂智早已見怪不怪了,只是反問一聲:"士紳們肯建廠嗎"
這年頭的士紳被朝廷搜刮的,一個比一個滑頭,要是直接讓他們建廠,他們肯定不愿意。畢竟他們吃喝不愁的,為毛要把銀子投入到這里面呢
陶樂智覺得朱拓異想天開了。
"咱們可以開海啊!"朱拓幽幽說道。
"開海"陶樂智猛地一驚。
自明朝初年開始,洪武大帝朱元璋就先后下達了"片板不許入海"、"罷太倉黃渡市舶司"等一系列的海禁措施,而且還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條例。
結合明朝初年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朱元璋的海禁倒是十分正確的。
主要是因為,明朝初期的社會雖然沒有了戰爭,但其實還沒有完全穩定,百姓們正是急需休養生息之際,以"重農抑商"作為基本國策顯然是勢在必行。
也唯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保證農業發展,減少外部勢力的掣肘,實現自給自足,穩定發展。
而且,從洪武中期開始,朱元璋第一次與日本外交失敗后,在蘇杭一帶開始有倭寇肆虐,雖然倭寇這樣的散兵游勇動搖不了大明根基,但是像個蒼蠅一樣挺煩人的。
"開海有可能嗎"
"當然有可能。"朱拓一握拳頭,笑道:"今日不同往日了,天下承平,具備了開海的條件,本王會上奏父皇,詳細說明情況的。另外,咱們完全有實力建造海船,把大明商品賣到國外,賺外國人的銀子……"
"這個提議倒是不錯。"陶樂智仔細思考后,算是同意了朱拓的想法。
朱拓點頭,嚴肅道:"既然這樣,陶大人,想必本王最后一個提議,你也不會反對了"
"什么提議"陶樂智警惕的問道。
朱拓露出討好的神情,說道:"就是本王的一點小想法,您看啊,現在收稅是按人頭收的,這樣一來,有的官員會上下勾結,隱匿人口,不便于收稅啊……本王認為,要不按田畝收稅,也就是攤丁入畝。"
陶樂智一愣,露出不可思議的目光,旋即大聲叫道:"萬萬不可!"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