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一邊嘴硬,還一邊強撐著笑容跟白素和灰灰打招呼。"你們好啊,你們是小重的朋友哈兩位怎么稱呼啊"
于是,白素的聲音就在我爸媽的腦海中響起。"叔叔阿姨好,我叫白素,這是我弟弟灰灰。"
我爸媽也點頭回應。"白姑娘好,灰灰好……"一番寒暄客套。大概聊了一小會兒,他們有點不知道說啥了。雙方都只能尬笑著,嘿嘿嘿的。我趕緊提議說看電視吧。這個時間,差不多鎮上的小電視臺又開始播放各種恐怖靈異的港片了……這估計已經成了我爸媽的日常習慣。你別說,也是巧了。今晚兩河鎮錄像臺播放的是一部道士捉妖的香港電影。里面有一段劇情,是講述了一個茅山道士,跟一只兇殘的狐貍精對抗!那狐貍精不但能變成人形魅惑男子,吸食他們的血液、吞噬他們的心肝兒,還有著各種厲害的妖法。最后主角用盡了各種辦法,才消滅了這頭狐貍精,為民除害。看電影的時候,看到那狐貍精各種作惡,灰灰氣得在地上滾來滾去,毛茸茸的身軀跟個大罐子似的。還用又短又粗的小爪子拍打自己的肚皮,發出憤怒的吱吱吱的狐貍叫聲。而在我們的腦海,意念中則響起小男孩委屈的聲音。"太可惡了!這該死的壞狐貍,不是壞了我們狐貍一族的名聲嗎以后萬一我遇到修行者,他們也打我可咋辦。"
他這樣有些幼稚和童真的話語,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我媽更是眼淚都笑出來了。至此對我這兩個妖怪朋友的恐懼感徹底沒了,到后來還喜歡抱著灰灰玩,說毛茸茸的就像寵物狗一樣……就這樣,我在家里過了兩天假期。最后一天,吃過早飯,就準備出發回鎮上了。畢竟我答應過姚楠,要去參加她的生日會。她具體的家庭地址,放假之前就已經告訴過我了。中午十一點半,我順利趕到了姚楠家。在這之前,我都還有時間回了一趟老曹的棺材鋪,把書包里的教科書和練習冊作業題啥的都放下了。輕裝上陣。不得不說,姚楠家里確實應該挺有錢的!這是兩河鎮東邊靠南的一個新開發區域,是從1996年才開始動工修建的。因為是后建的,所以就有整體的規劃和設計了。不但道路更加寬敞,街邊店鋪更加整潔有序,連這里新修建的三個住宅區都挺高檔的——據說是叫商業花園住宅小區什么的。反正我也能感覺這些年,社會變化越來越大,越來越快。但這是好事,因為整體來說,大家的生活還是都在變好。連農村也比我更小的時候有錢一些了……"河濱花園,應該就是這里了。"
我心里默念著。在門口被保安攔住,詳細地說了樓棟和門牌號,然后留下姓名之后才被放了進去。3棟,3樓1號。大門是鋼鐵做的,看上去就非常的精致和結實堅固。和農村還有街道兩派商鋪住宅的那種木門或者卷簾門完全不同。我大概知道,這東西叫做防盜門或者安全門,安全又隔音。王大春的家里也是這種。里面應該很熱鬧。站在這么厚重的鐵門外,都能聽到隱隱約約的歡笑和嬉鬧聲。我按響了門鈴。叮咚,叮咚!"來啦來啦!"
我聽到里面傳來隱約的應答,還有拖鞋噔噔瞪跑動的聲音。咔噠。隨著一聲門鎖的輕響,防盜門開了。一個面容姣好的少女出現在我面前——但不是姚楠。年紀要大一點,五官沒有姚楠那么精致,卻有幾分神似。眼角有一顆小小的痣。我立刻微笑著自報家門。"你好,我叫吳重,是姚楠的同學。她邀請我來參加今天的生日會。"
"哦,你就是吳重啊確實是長得還挺好看的嘛。"
少女饒有興味地打量了我幾眼。啥我有點兒懵,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她又笑著說到。"我叫王倩,是姚楠的表姐,是涪北中學上高一。她剛才還在和我們說起你呢,快進來吧,吳重同學。那,你就穿這雙拖鞋吧。"
王倩讓我進屋,笑嘻嘻地指了指旁邊一雙嶄新的男士拖鞋。同時回頭喊了一聲。"楠楠,還不趕緊出來迎接你的好同桌"
呃……我總覺得,她這話里的語氣有點怪怪的,似乎意味深長的感覺。當然或許也是我的錯覺。進屋之后,我隨意掃視了一眼,就看到姚楠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比王大春家里還要大不少。其實隨著和他們成為好朋友,我大概也知道了他們仨家里的情況。曾金,家里是做水果批發生意的——所以他才會跟著爸媽去參加段老板組織的朋友家庭聚餐,因為段老板就是整個涪北縣里最大的水果種植商的。王大春,他爸媽都是吃公家飯的,而且職位還不低。說起來,在兩河鎮也都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他家雖然錢不算特別多,只能算小富即安,但地位卻很高!曾金家雖然有錢,但社會地位卻是遠遠不如王大春的父母。這也是為啥王大春在他們之前那個紈绔子弟的小群體里面,一直是老大的原因……除了身體魁梧強壯很能打,也是要看家庭背景的。至于姚楠……她母親也是吃公家飯的,職位不比王大春家里低。他父親也是一位在鎮上頗有名望的商人。這種既有錢也有勢的結合,能給姚楠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同時也讓她不必遭遇許多普通人家的漂亮女孩容易遇到的騷擾。就像之前王大春這種人,看姚楠漂亮,但也不敢太過……這樣的家庭,日常結交的朋友肯定也不差的。所以我看到大概有五十多平米的客廳里,西邊兒正聚在一起玩撲克、打麻將、聊天的成年人們,服飾穿著都很精致。"同桌!你來啦快來快來,我們在看《寵物小精靈》呢。再過一會兒就要吃飯啦!"
姚楠也發現我了,歡快地跑過來迎接。我看了看。這客廳有五十多平米,一頭是大人們在玩兒,另一頭就是這些少年人在玩了。各不打擾。這些兩河鎮和附近鎮上、或者是涪北縣城里的社會精英們,借著兒女們的生日會互相走動走動,拉近彼此的關系也很正常。我甚至好像還看到了我們學校的一個副校長,平時升旗儀式的時候站在校長旁邊的。圈子,在任何時代和任何地方都存在。"老大,你可算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