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帝至今還記得。
他的父皇突發惡疾昏迷后,趙成書把他救醒。
那時侯父皇對這個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救醒了他的朝廷重臣,最為信任。
父皇問趙成書,對于自已這個唯一的兒子是怎么看的。
趙成書毫不猶豫地回說,三皇子是個孝順的孩子。
那時侯他父皇剛醒過來,正巧看到自已和王閣老要在他面前動用武力攔阻趙成書救自已。
可想而知,三皇子當初就算是他父皇剩下的唯一兒子,估計也要因此被廢掉。
然而最得他父皇信任的一個人,居然在那種時侯在父皇面前稱贊自已。
那一次無意間聽到的事情,元和帝一直記到現在。
所以即便自已與王閣老有著共通的秘密,石有為現在最得他重用。
但在他心里,趙成書始終是不一樣的。
若是換了別人這樣說,要他這個皇帝為了百姓們無端端吃個大虧,元和帝必定已經怪罪了下去。
可這是趙成書對他說的。
他非但沒有怪罪,還讓趙成書多為他這個皇帝想想。
在他心里,趙成書這個人什么都好。
但有一點不好的,就是他是一個直臣。
他不像王閣老那些人一樣,早早地就與自已這個皇子有了各種的利益牽扯。
但他也不會因為這樣,而對如今已經成功登基的自已而各種討好。
無論是對自已父皇也好,還是對自已也好,他都是盡自已所能辦好自已的事情。
元和帝不懷疑他的忠心,因為他的忠心只對著皇帝。
不過正好自已就是這個皇帝罷了。
也就是這樣的人,能在自已還不是皇帝的時侯還會以正直的性格拉了自已一把。
這才是讓元和帝覺得他與旁人不一樣的地方。
但再不一樣,也是他的臣子。
作為臣子,是要為他這個皇帝排憂解難的,而不是心里只想著百姓。
雖然元和帝沒說太多,但那短短幾句,也讓趙成書徹底領會了他的意思。
趙成書心中苦笑了一聲。
元和帝和慶元帝,他們果然是父子。
都一樣的自私。
不通的是,慶元帝為了自已的私欲,不顧百姓死活。
而元和帝表現了對百姓民生的極度關懷,可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已的名聲威望。
只要有損害自已利益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干的。
所以趙成書說了這一堆,基本就是白說。
元和帝不能接受自已一個皇帝承受損失,也不會輕易放棄這種能快速搞到錢和物資的手段。
至于會產生什么后果,那是朝廷諸公需要考慮去解決的。
若不然,他的朝廷養了這么多的大臣是讓什么的?
趙成書有些無力地說道:“可若是用此辦法來賑災,恐怕災區很快會變得更加混亂。”
“所以這便要趙師傅你們想辦法解決了。”
元和帝不緊不慢地接道。
“既然趙師傅能把此事分析得這般透徹,想必還會想到辦法解決后面產生的問題。”
“朕便等著你的好消息了。”
趙成書沒再多說,拱了拱手回道:“老臣盡力......”
元和帝剛剛否決了趙成書的提議,又說了那么一番話,便又換成了一副和顏悅色的樣子。
“朕知道趙師傅想回東南去養老,時常關心著東南那邊的事情。”
“在賑災的這段時間內,朕會與眾卿商討一個溫和的法子解決東南的問題。”
“也就不用趙師傅每日擔心那邊的人和事,能盡心為朝廷辦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