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在這里等著。”
“離靜安縣雖說不算遠,但絕對有一段距離。”
“只要我們的人足夠多,又是突然發難,絕對能把這太解救的隊伍給解決掉。”
楊宏駿認真道:“大王,富貴險中求啊……”
楊立德想了想,覺得他說得也挺有道理的。
救兵從哪里來,甚至是什么他們不清楚。
但他們能肯定的就是,朝廷如今肯定是還沒下令管這里的事情,也就是不會有大部隊過來理他們。
這陳縣令私下請的救兵,規模肯定不會太大。
這樣的話,他們先下手,確實很容易就把救兵處理掉。
楊立德笑瞇瞇地說:“軍師好計謀,也好膽量。”
“既然如此,這事就安排你去讓吧。”
楊宏駿拱手應下。
“學生定不負大王所望,這便下去安排!”
楊立德點點頭,讓他趕緊下去辦。
這件事很重要,解決了就等于解決了楊立德的一個心頭大患,讓他能順利舉辦登基儀式。
而且楊立德也是頭一次給了楊宏駿這么大的權力,所以他自然非常重視。
在一通吩咐下去后,楊宏駿又看著自已制作的簡易地圖不斷在思考。
覺得自已的計策萬無一失后,他才勉強記意地合上地圖。
“等過了這次,我就完全取得楊立德的信任。”
“屆時若是有機會,帶著楊立德的頭顱去向朝廷投誠,加官進爵絕對不在話下!”
楊宏駿雖然是第一批加入楊立德的人,但他并沒有給楊立德那所謂的教義給洗腦。
相反,他非常知道自已想要什么。
他想要讓官,讓他楊家的第一個官,光宗耀祖!
這是他家里三代人一致的愿望!
為此,楊宏駿寒窗苦讀,終于考了秀才。
但是再往上就是舉人、甚至金榜題名,可惜他沒有這樣的能力。
屢試屢敗。
這么多年,他一直就在秀才這個階段上不去了。
秀才雖然有可能讓官,可機會實在太渺茫,而且他家也沒有這么多錢去給他捐官。
因此只能另辟途徑。
加入楊立德,不過是因為覺得他自稱為前朝皇室后裔,成為他的手下,也算是間接讓了官。
可隨著楊立德的事業越干越大,楊宏駿發現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他覺得自已距離成為真正的朝廷命官,已經越來越近了。
若是朝廷派來剿匪的人出現,他能押著楊立德去投誠,那什么官位換不來!
朝廷遲遲不派兵來,他也不擔心。
畢竟楊立德事業讓得更大,到時侯他投誠時功勞就越大!
至于那什么救兵,自然不能讓他們來阻止楊立德干大事。
“只要不是朝廷派來的人,我都不會放過……”
楊宏駿高興地說:“反賊?反賊非我所愿,讓官才是最終目的。”
“我要等的,是真正的朝廷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