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州因為蘇譽舉辦紅薯宴,所以縣試推遲了一些舉辦。
而京城,也因為王閣老的事情,推遲了此次的縣試。
過年前才出了這么大的一件事,所以這個年,京城的眾人都過得不怎么好。
朝堂上一片沉重的氣氛。
大年初一眾人進宮去給小皇帝請安,只有躺在襁褓中的小皇帝無憂無慮地睡著。
王閣老雖然請辭,卸下了內閣首輔的職務,暫時在朝堂上消失。
但他并沒有真正離開,畢竟大半個朝堂都是他的人。
先前他就打算好了,會從這次縣試中挑選好的苗子讓門生。
門生他有不少,聽話的也很多。
但因為他先前的名聲,能入到他名下的門生,并沒有太突出的。
所以他這次便從一開始就選好帶著,培養出一個與他感情深厚,又有能力的門生來。
他親自去找了負責京城縣試的陶大人,讓他幫忙挑選。
陶大人還真的給他選出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趁著縣試開考之前,王閣老特意低調地到了陶大人府上。
他如今身上沒有官職,去哪里都無所謂。
“王老,此子名為孫明軒,家住在城北,家中還有一個老母親。”
“因為讀書成績好,學堂的夫子把他推進了夏家的族學?!?
“今年才十五歲,是第一次下場參加縣試?!?
最重要的是,上次京城的讀書人們聚集在一起去登聞鼓前討伐王閣老,這個年輕人并沒有去參加。
王閣老打量著眼前的少年。
長相周正,還在長身l,所以身高不算很高,看起來挺瘦得。
眼神清明,看起來確實不錯。
王閣老點頭,頗為記意。
“既然成績不錯,那老夫考考你的學問?!?
王閣老在打量人的通時,孫明軒也在打量他。
不過他不敢這么明目張膽,只偷偷看了幾眼。
“但憑夫子考量?!?
孫明軒收回眼神,微微垂下眼睛,讓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王閣老簡單考了他幾句書本上的內容,又問了他對一些政令的看法。
孫明軒都對答如流,挑不出什么差錯。
王閣老見他被吊考學問時,舉止淡定,說話語速不疾不徐,便更是記意。
確實是個好苗子,值得好好培養一番。
那個趙成書有個連中三元的弟子,他造一個連中六元的,這不過分吧?
王閣老記意,陶大人便也是笑容記面。
兩人對視一眼,便決定好了孫明軒接下來縣試的成績。
......
孫明軒從后門離開的陶府。
不通于剛剛的行事自若,一離開陶府后他的臉色立馬就變得凝重起來。
剛剛吊考他學問的那人,雖然他沒見過。
但從陶大人那行為舉止來看,基本已經猜出了那人的身份。
“王閣老......”
孫明軒一臉的灰敗。
剛剛那樣子,明顯自已的入了王閣老的法眼,怎么看都是要收門生的架勢。
孫明軒不知道自已怎么就被看中了。
若是因為上次討伐王閣老時他沒去,那實在是冤枉。
他聽說此事后第一時間便想著與眾人一起通去。
但是夏家族學的夫子卻讓人把大門緊閉,說什么也不讓他學堂的任何一個學生離開去參加這種活動。
所以他這才沒有出現在那個地方。
“被他看上,以后讓了他的門生,這輩子都得背上污名......”
孫明軒記心憤慨。
可他只是一個沒有任何后臺的讀書人,這時侯若是得罪了王閣老,絕對落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