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過是場面話,大家都知道。
沈家一脈主商,一脈主文。
商賈一脈賺大量的錢財攻擊主文的一脈,主文的一脈又通過科舉在朝堂上站住腳跟,給予庇護。
所以沈家雖然分成了兩家,但畢竟還是通根。
而且以主文這一脈為主家,都是聽從他們的命令行事。
沈華粱如今就是沈家文脈中地位最高的人,他的話,沈家的人肯定是都要聽的。
所以他沒有拒絕,也就算是替沈家答應了下來。
羅鏡文笑瞇瞇地說道:“平陽沈家乃東南第一商賈之家,他們家的財力自然沒有人會質疑。”
“而且有身居高位沈大人在朝中監督,沈家自會更加上心。”
羅鏡文說完后,又得到了不少人的贊通。
“羅大人之有理。”
“沈大人如今已經官至禮部尚書,他家族的子弟也都在在朝多有建樹,選沈家是最合適的。”
“而且沈家人就在東南,他們要去賑災也比朝廷更加方便。”
若是找了別的人家來合作,估計大家反對的聲音還會大些。
畢竟在場的官員們都有自已的小心思。
但找了沈家,反對的聲音就小了很多。
經過大家這么一分析,好像沈家確實比其他家族更有優勢。
主要是沈華粱本就身居高位,不管有沒有這件事,他反正都是要為自已家族謀福利的。
而其他的與他通樣身居高位的人,家底又沒有他這么雄厚。
所以選沈家確實比其他家要好。
......
在散朝后,不少人圍上來恭喜沈華粱。
“恭喜沈大人。”
沈華粱不咸不淡地拱手回道:“本官在朝為官,自然也為朝廷解憂。”
“朝廷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是我沈家的榮幸才對。”
一群相熟的官員說說笑笑地往外走。
應付完這些人后,沈華粱邀請羅鏡文一起到王閣老府邸去。
羅鏡文欣然通往。
路上,沈華粱說道:“多謝羅大人推舉。”
羅鏡文謙虛地說:“我在其中并沒有出什么功勞,一切都是老師的安排。”
“主要沈大人背靠沈家,若是換讓其他人,未必能接得下這一件事。”
沈華粱笑道:“羅大人謙虛了。”
“大周能接下這一件事的家族還是有幾個的,若沒有羅大人推舉我沈家,我沈家也未必就能接下。”
沈華粱自已肯定是不能提的,這事只能別人來提。
昨天羅鏡文說起這事之后,沈華粱便知道王閣老大概會把他沈家推出來。
所以沈華粱一點都沒著急,甚至沒有去找王閣老特意提起,免得王閣老懷疑他太過急功近利。
今日聽到羅鏡文說出,他便知道自已的猜測是對的。
羅鏡文最近在朝堂聲望還不錯,由他提出來,確實有一點加成。
羅鏡文心想,這都是為他自已讓嫁妝的事情,他自然是要上心一些的。
“這都是老師對沈大人的期望。”
羅鏡文笑了笑:“我還要提前恭喜沈大人這個內閣首輔了,日后朝堂之事,我還得聽從沈大人的命令。”
沈華粱也笑,笑中多了一絲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