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苻南華分別后,戴塬走出一段山路,去往綠珠井那邊,發現高柏好像在半路等自己,只得捏著鼻子喊了聲師伯。
高柏作為高祖師的嫡傳弟子,若是只論譜牒輩分,戴塬確實得喊對方一聲師伯。
可問題在于山上有山上的規矩,戴塬是實打實的金丹地仙,對方卻只是個龍門境,雙方至少都該平輩而論,甚至在一個規矩稍重的門派,對方還得乖乖執晚輩禮,結果這家伙,仗著自己是高祖師的得意弟子,以及那個掌律身份,平日里見著了自己,還是一口一個戴師侄。
高柏笑問道:戴師侄,今兒瞧著氣色真是不錯,難道是要閉關破境了
師尊私底下與自己說過,戴塬這個家伙,除非運道極好,在山外另有機緣,不然這輩子就要在金丹境撂挑子了,不用太當回事。
戴塬微笑道:哪里哪里,都說金丹難覓,瓶頸更是沒影兒的事,不過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年末時節,沿途依舊是山花爛漫的景象,苻南華緩緩散步回山中下榻的府邸,習慣性低頭呵了口氣,眼前白霧朦朧,抬頭搓了搓手,說道:侯道,接下來我這趟去五溪書院拜會侯勉,只能說是試試看,成與不成,不作保證。
要說服侯勉返鄉祭祖,難度不小。侯勉作為庶子,曾經在家族之內受盡委屈,而且絕不是那種遭受些刻薄語之類的小事。
換成苻南華,一樣會選擇與家族撇清關系,老死不相往來,不與侯家翻舊賬,就已經很寬宏大量了。
侯道點頭道:試試看吧,實在不行就算了。
侯道無奈道:要是在苻家,肯定不會出現這種糟心事。不是錢不錢的,問題還是家風。不然我們侯家再沒法子跟苻家比底蘊,幾十兩銀子的藥錢,會掏不出
苻南華笑道:解鈴還須系鈴人,你爺爺如果愿意親自露面,主動與侯勉認個錯,把握就大了。
侯道倍感無奈,只是搖搖頭,為尊者諱,不好說什么。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對于老一輩人來說,面子一事比天大。
苻南華并沒有就事論事,往侯道傷口撒鹽,只是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語,侯家攢下今天的家底,正因為如此,有今天的困局,也是因為如此。
侯道嘆了口氣。
苻南華笑道:你以后要是當了家主,還是有彌補機會的。畢竟當年在家族里邊,就數你與侯勉,余著一點香火情。當年我去觀湖書院,侯勉唯一愿意提及的侯家人,就只有你了。
侯道點點頭,就像你方才說的,侯勉能夠成為書院副山長,自有道理。
老龍城之前苻家在內幾個大姓,所有的跨洲渡船,都已被大驪朝廷征用,經由水神走鏢護送,通過歸墟,去往蠻荒天下。總計六條渡船,范家的桂花島,孫家的山海龜,而苻家除了那條上古異獸的吞寶鯨,還有一艘出錢請墨家打造的浮空山,曾經被譽為小倒懸,其實這就是后來大驪王朝山岳舟的雛形。
但是老龍城所有的大姓家族,除了丁家之外,好像一夜之間,就都多出了一條跨洲渡船,山上有小道消息說,是大驪宋氏的手筆,等于半賣半送給了老龍城。
苻家之外,孫方侯丁范,都曾是老龍城的大姓。
老龍城失去那座云海后,苻家依舊擁有三件半仙兵。
范家昔年被侯家視為是苻家的一條看門狗,靠著一些殘羹冷炙,吃不飽餓不死混日子而已。
但是如今整個寶瓶洲,誰敢小覷范家,只因為范峻茂,也就是范二的姐姐,貴為一洲南岳女子山君。
足可與苻家平起平坐了。
如今丁家的處境最為艱辛困頓,因為昔年最大的靠山,是南邊桐葉洲的那位祖師堂嫡傳,更是掌律祖師的關門弟子。結果丁家先后經歷了兩場變故,一次是招惹了個外鄉武夫,導致整座飛升城都陷入一場巨大的風波漩渦,再就是那位名義上算是半個丁家女婿的別洲修士,所在宗門桐葉宗,從昔年的一洲山頭執牛耳者,變成如今的這般田地。桐葉宗都是這樣了,一個所謂的嫡傳修士,又能折騰出什么風浪更何況此人的傳道恩師,還叛出了桐葉宗,轉投了玉圭宗,結果非但沒有擔任下宗的宗主,反而如石牛入海,在書簡湖真境宗那邊徹底沒了消息。
據說是被姜尚真做掉了。
如此一來,丁家就愈發處境尷尬了。
苻南華自嘲笑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片刻之后,苻南華突然以心聲笑道:待在我身邊,委屈你了。
那位婢女面無表情道:命不好,沒法子的事情。
苻南華一時語噎。
這名女子,是父親苻畦閉關之前,幫苻南華招徠的一位隨從和死士。
苻畦也沒有細說她的根腳,苻南華至今只知道她叫青桃,是中土人氏,但是早年跟著師父和兩位師姐走過一趟桐葉洲,事成之后,就分開了,她奉師命單獨北上,師父讓她去找個人。青桃從未說過自己的真實年齡,但是沒有跟苻南華隱瞞實力,她既是一位金身境武夫,也是一位金丹境練氣士。
在外人眼中,婢女青桃站在苻南華身邊,看著像是身邊解語花。
但是苻南華總有一種錯覺,自己身邊其實跟著一塊冰,讓人遍體生寒。
去年冬末,苻南華在回家途中,遭遇過一場精心設伏的陰險暗殺,出手解決掉那撥刺客的,正是婢女青桃,從頭到尾,苻南華都只需要作壁上觀。
青篆派真正的底蘊所在,還是被譽為白玉洞天的那處山市,山巔有一座雪湖,積雪千年不化,湖水結冰,每過百余年,就會出現一座半真半假的白玉宮闕,瓊樓玉宇,人煙稠密,師門嫡傳憑借祖師堂金玉關牒,才能進入其中,機緣不斷,當代掌門高書文就是在山市中得到了一樁仙緣。
不過白玉洞天是青篆派自封的,如今又自封了一個說法,小驪珠洞天。
有個蹲在欄桿上邊的清瘦少年,眉眼極長,給人一種冷峻鋒芒之感。
山澤野修出身的少年,此刻嘴里叼著一根甘草。
腋下夾著一把刀。
欄桿旁,還有個不停咳嗽的高大老人。
少年隨口吐掉嚼爛的草根,問道:韓老兒,那綠珠井的井水,真的喝幾口,就能讓女子容光煥發,年輕幾歲
老人笑了笑,雙指并攏,輕輕敲擊兩處竅穴,止住咳嗽,騙鬼的話你也信。
那么喚龍潭,也肯定沒有蛟龍啦
就是條蛟龍之屬的后裔,血統不正,擱在市井里邊,就是出了五服的疏遠關系。大道成就有限,撐死了躋身金丹,就算走到斷頭路的盡頭了。
你一個武夫,隨便瞥幾眼,都能看出這些山上門道來
沒吃過豬肉,還能沒看過豬跑
少年直愣愣瞧著遠方,問道:韓老兒,青虎宮那邊到底,是真的一顆羽化丸都沒有了,還是不愿意賣給咱們
老人笑罵道:臭小子,與人語之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這點規矩禮數,都不懂以后休想從我這邊學走一拳半腳。
少年依舊沒有轉頭,自顧自說道:既然苻南華和老龍城的名號不管用,你倒是直接報上自己的名字啊,金甲洲的韓萬斬,拳壓一洲的大宗師,很能唬人的。放在這桐葉洲,韓老兒你的江湖地位,差不多等于武圣吳殳了吧可能還要更高點
老人搖頭道:聽苻南華說過,青虎宮陸雍與山下武夫,一直就有過節,恩怨不小,所以最不待見我們這些武把式,何況我還是個外鄉人,就算報上名號,陸雍還是不會太當回事的。
少年嗤笑道:那他們還白送給蒲山云草堂兩爐的羽化丸
那個蒲山黃衣蕓,撐死了也
就是個歸真一層的止境武夫,打得過你
老人灑然笑道:以前勝負當然沒懸念,現在難說了。
少年皺眉道:還能笑得出來
拳腳輸給女子,又不丟人。要是碰到了裴杯,誰不輸拳。
老人伸手輕拍欄桿,再說那鄭丫頭,中土神洲的郁狷夫,青神山的純青,年紀稍微大一點的,還有皚皚洲雷神廟的那個柳歲余,她們都是很出類拔萃的女子武夫。
尤其是鄭丫頭,嗯,也就是落魄山的裴錢,我是很看好她的。
少年沒好氣道:你都念叨她多少遍了,煩不煩。
被少年稱呼老韓的武夫,正是金甲洲的武學第一人,韓-光虎。
早年倒懸山師刀房那邊,有一座影壁,就像山下官府衙門的張榜懸賞通緝,貼滿了懸賞名單。
當年陳平安第一次游歷倒懸山,就曾看到三個熟悉的被懸賞名字。繡虎崔瀺,墨家游俠許弱,大驪藩王宋長鏡。
師兄崔瀺,有六張之多,懸賞人來自四洲。由此可見,當年的繡虎,在浩然山上是何等不受待見。
而許弱和宋長鏡也有一張,懸賞前者的張榜人,署名崢嶸湖碧水元君劉柔璽。
至于懸賞大驪宋長鏡的那個人,署名金甲洲韓萬斬,也就是這個少年嘴里的老韓了。
韓-光虎笑道:你們寶瓶洲真是可以,風水怪得很,這些年打得老夫一張老臉劈啪作響,火辣辣疼吶。
少年名叫簡明,來自寶瓶洲,出身于一個昔年朱熒王朝的藩屬小國。
不過簡明的故國山河,卻不是被妖族大軍打碎,而是早年大驪鐵騎南下的路上,石毫國作為朱熒獨孤家的藩屬之一,為了阻擋大驪王朝,打光了所有精銳兵力,最終死守京城,寧死不降。但是大驪王朝并未因此而針對石毫國,反而對石毫國頗為優待,準許其復國,之后就是皇子韓靖靈登基了。
簡明給自己取了個不倫不類的三字道號,越人歌。
他從袖中摸出一塊玉佩,輕輕摩挲。
玉佩一面篆刻有云霞山三字,一面篆刻有云霞山的一段道訣詩歌。
是如今少年面容的簡明,在那年齡也是真正少年時,無意間在一場風雪天中撿到的。
從遠處走來一個身穿厚重棉袍的中年男子,腰間懸配一把長劍。
簡明立即跳下欄桿,神色恭敬,稱呼了一聲曾先生。
照理說,簡明應該稱呼對方為師父,只是師徒雙方,有過約定,在外不以師徒相互稱呼。
中年男人點點頭,走到老人身邊,一起眺望綠珠井那邊的風景。
而簡明腋下夾著的那把刀,據說是曾先生早年送給某人的,讓他去幫忙取回。
若是能夠成功取回此刀,就答應收他為不記名弟子。
作為收徒禮,將刀贈送給高簡。
所以高簡很早就只身一人,跨海南下桐葉洲,走了一趟大泉王朝的蜃景城。
然后按照約定,得手之后,就在清境山那邊等著。
這把刀,正是那把從姚嶺之手中丟失的名刀,大泉王朝的鎮國重器,法刀名泉。
曾先生,既然都到了桐葉洲,還是不能說為何把我喊來這兒
老人有些不耐煩,聚音成線,詢問身邊身份不明的曾先生。距離雙方上次見面,曾先生一百多年了,容貌還是沒有絲毫變化,可問題在于對方當年卻自稱是純粹武夫。
此刻山中道路上的苻南華,貼身侍女,侯道。
加上山頂此地的韓-光虎,簡明,這位曾先生。
他們這一行人,就像一場飯局,朋友喊朋友,人越來越多。
曾先生笑道:不著急,再等個幾天。
韓-光虎想起一事,笑問道:馬癯仙真是被那個年輕隱官打得跌境
曾先生點點頭,千真萬確。
韓-光虎好奇道:是裴杯的這位大弟子不濟事,還是陳平安太厲害
曾先生笑道:可能兩者都有吧。
韓-光虎疑惑道:你好像對這個年輕人很了解
曾先生搖搖頭,不算如何了解,只是早年交過一次手。當時我去寶瓶洲那邊收一筆舊賬,很湊巧的事了。
想起當年石毫國境內,風雪滿天,有個身穿青色棉袍的年輕人。
韓-光虎瞥了眼曾先生腰間的那把長劍,要我看啊,山上的四大難纏鬼加在一起,都不如你們這個行當。
劍鞘是真,卻是障眼法,鞘內所藏其實是一把直刀。
這位曾先生,是一位賒刀人。
當然不是說世間賒刀人就一定都要佩刀了。
之所以知曉劍鞘藏刀一事,是韓-光虎年少時親眼見過,那會兒才剛剛開始練拳,學了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繡腿,等到曾先生出現后,才真正能算開始習武,這才有了后來的金甲洲韓萬斬,有了那個拳壓一洲的武夫韓-光虎。
曾先生微笑道:我就當你是夸獎了。
韓-光虎問道:苻南華身邊那個小姑娘,是不是當年潛入虞氏王朝的洛京,割走皇帝腦袋的那個人
曾先生笑道:她哪里做得成,是她師父動的手。
韓-光虎嘖嘖稱奇道:全是些奇人怪事。
曾先生點頭道:既然是萬年未有之大格局,那就肯定是大魚看甚大網都迸出了。
韓-光虎說道:有機會,一定要見識一下陳平安的拳腳,到底有幾斤幾兩。
曾先生眼角余光打量了一下半個徒弟的簡明,重新眺望遠方。
天下武夫誰敵手。曹陳。
————
缺月疏桐,風吹暈生,窸窣古莽,山河同照。
下一刻,天地景象驀然如一顆銅錢翻轉,再無那棵梧桐樹。
只見一位白衣飄搖的青年,身軀龐然,盤腿坐在一片金黃樹葉之中,身形如山岳巍峨,那些落葉如金色之海。
年輕面容,神色顯得卻極為老態,尤其是一雙眼眸,一金黃一雪白,如日月共懸。
相比之下,一襲鮮紅法袍的年輕隱官,和手持行山杖的小陌,就像兩粒芥子,漂浮在海面上。
陳平安此刻腰懸雙刀,掌心抵住刀柄,一把夜游長劍,懸停身側,仰頭看著那位身軀便是鎮妖樓的古老存在。
記得之前在蠻荒天下,憑借三山符,曾經路過一座大岳青山,好像那位山君的相貌,與眼前這位,便有七八分相似。
道號碧梧的大岳山君,重瞳八彩,披發,身穿絳衣,腳穿一雙草鞋,一身古幽道氣。
只是不知那山君碧梧,與這棵梧桐樹又是什么關系。
按照文廟最早的記錄,相對比較簡單,在那些老黃歷的前邊,將天地間的某些存在,粗略劃分為神異古怪兩種。
小陌輕輕旋轉手中綠竹杖,微笑道:道友,法相這么高,看得我脖子酸。
這次游歷,也就是跟在公子身邊,小陌才這么好說話,如果是在萬年之前,早就試著來一次刨根見底了。
遠古時代,何其天高地闊,疆域之廣袤,五座天下加在一起,版圖也遠遠沒有達到之前的規模,其中人族的數量,早期根本就不值一提,所謂的繁衍生息,開枝散葉,不過是茍延殘喘,勉強求活罷了。等到術法如雨落人間,各種出身的修士如野草一般蔓延,而人族作為先天最適宜修行的萬靈之首,簡直就是天生道人一般,以至于幾乎所有的種族,想要成為地仙,通過兩座飛升臺,想要生生不朽,都需要煉形為人,才能在修行一事上走得高遠。
可作為妖族出身的小陌,最終依舊是人間大地之上,站在最高處的那一小撮道人之一。
它笑了笑,縮小身形,變成與兩位不速之客同等身材,一雙眼眸也恢復正常,一身碧綠法袍,唯有兩只袖子極長,它一步跨出,拖曳兩只大袖,徑直來到金色落葉地界的邊緣,不再向前多走半步路,雙袖筆直落地,自我介紹道:道號青同。
它只見那位黃帽青鞋綠竹杖的飛升境巔峰劍修,瞇眼笑道:小陌,道號喜燭。
青同看了眼那一襲鮮紅法袍,除了懸停一把長劍,還有張符箓,因為陳平安在最后一場幻境天地中,滯留太久,是第十一張符箓了。
青同感慨道:多年沒有見到這種‘忽然符’了。
陳平安說道:忽然符好名字。
按照《丹書真跡》記載,稱之為白駒過隙符,別稱月符。
每當一張符箓燃燒殆盡時,便有一匹白駒跳躍一閃而逝狀。
青同點頭道:這張符箓,是陸掌教首創,脫胎于道祖的那張大符‘萬年橋’,當年被陸掌教取名為‘忽然符’。
當年陸沉還未遠游青冥天下,更不是什么白玉京三掌教,乘舟泛海多年,曾經離船登岸桐葉洲,專程造訪鎮妖樓,跟陳平安差不多,游山玩水一趟,陸沉在路途中,閑來無事,便繪制出這張忽然符,只是符箓材質,極為罕見,陸沉當初掬水畫符,所掬之水,正是光陰長河,這張忽然符的門檻之高,可想而知。
懸停在陳平安身側的這張符箓,顯然是被某位高人簡化了,青同之所以可以斷定不是陸沉親手作為,因為青同在符箓上,看到了另外一種道法真意。
遠古時代,青鳥翩躚,有背負青天的美譽,來往于天地,傳遞天庭敕書,而白駒過隙,則只游走在光陰長河中。
青同笑問道:你是怎么發現我的
先前陳平安和小陌剛剛進入鎮妖樓時,小陌是抬頭看天,走在小陌身后的青衫劍仙,卻是低頭看地,甚至還踩了踩地面。
兩人的視線,其實都沒有錯。
一個抬頭看梧桐樹的真身所在,一個卻是低頭望去,仿佛與眼前這位歲月悠悠的道人對視而語。
陳平安嗓音沙啞,略帶幾分譏諷語氣,你既然對我的身份有所猜測,還敢睜眼俯瞰嗎
青同開始挪步,卻是側過身,走在那條金色落葉與太虛境界接壤的邊境線上,好奇問道:你是怎么知道此事的
怎么知道此事的
陳平安冷笑道:難道不是我來問你這個問題嗎
敲定此事的修道之士,除了聯袂走過一趟家鄉小鎮的三教祖師,恐怕就只有陸沉、鄒子了。
鄒子肯定不會節外生枝,而陸沉在離開劍氣長城后,不曾來過桐葉洲,只是去了寶瓶洲和北俱蘆洲。
小陌聽得有些摸不著頭腦,身份公子還有什么身份,能夠讓青同如此忌憚先前聽這青同的口氣,都比天大了,明擺著都不將劍氣長城的隱官身份當回事,是那位有關只是不對啊,如果真與那位有關,青同還敢這么推三阻四,故弄玄虛早就跪在地上磕頭就完事了吧
五至高之一,持劍者。
一棵梧桐樹算什么
砍柴生火做飯嗎
那也得講一個配不配啊。
陳平安笑道:青同猜測我是那位遠古天庭共主,也就是三教祖師都很忌憚的那個‘一’。以至于道祖還專程在小鎮那邊,與我聊了一路。
這件事,是第一次與小陌說。
小陌聞,沉默片刻,是也正常,不對,如此才是。
陳平安也沒想到是小陌這么個答復。
小陌能在落魄山混得那么風生水起,不是沒有理由的。就憑這句話,就能夠穩居前三甲,足可與開山大弟子裴錢的那句師父境界不得翻一番計算,打一打擂臺。
這就是年輕山主冤枉小陌供奉了。
小陌在將自己封禁一部分記憶和情感后,跟隨陳平安一路游歷,比如在那大驪京城內,小陌早就有過類似的感覺了。
當時就覺得身邊的公子,就很像那個曾經親眼見過的人。
只是正因為很像,小陌之前才覺得不可能,似是而非,所有相像之人、事、物,當然都不真是。
可如果身邊公子,真的是那個人,小陌也無所謂,甚至頗為期待。
萬年之前,那場登天一役,小陌因為自身劍術一脈道法傳承的關系,再加上某些個人恩怨,并未遞劍,最終選擇,跟碧霄洞洞主
那位道友差不多,小陌從頭到尾都在袖手旁觀。如果說萬年之后,又有一場登天,小陌愿意追隨身邊人,一同登高。
有此想法后,小陌頓時神采奕奕,不如將這棵萬年之前不過尋常的梧桐樹,拿來練練手
不過小陌本就沒把這青同放在眼里,所以更大的念頭,還是破境,必須要趕緊破境,不躋身十四境,根本不夠看。
當初只是仰止加上朱厭,就可以讓自己束手無策,無功而返,何況萬年之后,當下十四境修士的數量,幾座天下加在一起,還能說是屈指可數,但是等到三教祖師散道,就會多了,因為那會是一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最大道法雨落。
可曾聽說過一句鄒子讖語
青同自問自答道:肯定聽說過,并且早就仔細思量過一番了。以你一貫謹小慎微的心性,必然是有備而來。
是那句只在山巔流轉的讖語。
鳳隨天風下,高棲梧桐枝,桃李春風花開日,鳳死清秋葉落時,樸素傳幽真,遂見初古人。
陳平安淡然道:不當真就是了。
這是鄭居中說過的一句話,用在此時此地,很應景。
青同似乎怎么都沒想到是這么個答復,微微歪頭,打量著這個名動數座天下的青衫客。
浩然,蠻荒,青冥,蓮花,五彩。
皆知此人姓名了。
青同停下腳步,轉頭問道:我已經回答過問題,輪到你了。
陳平安說道:騎驢找驢,是個再明顯不過的提醒。
青同最早為兩位登門惡客安排了兩頭驢子,騎驢看山河。
當時陳平安與小陌看似隨意說了句既來之則安之。
來到什么地方
比如曾經有一位至高存在,偶爾會沿著兩條飛升臺,拾級而下,來到人間。
而這座天地,其實一直是條極其隱蔽的下坡路。
之后的諸多一葉障目,相比此事,可算小兒科了。
這棵梧桐樹愿意這么猜,陳平安當時也就騎驢下坡,樂得借坡下驢。
小陌一方面驚嘆自家公子的思慮周密,一方面腹誹不已,你這棵梧桐樹,萬年修道,得了個文廟的護身符,既無天敵,也無憂慮,結果就只是修出了這么些花花腸子
青同恍然道:陳清都會挑中你擔任末代隱官,不是沒有理由的。
小陌提醒道:青同,對老大劍仙還是要尊敬一點。
青同聞有些疑惑,你一個曾經都跟元鄉、龍君打生打死的妖族劍修,怎么開始對陳清都如此尊敬了。
這般待客殷勤,比晚輩當年誤入藕花深處,要有意思多了。
陳平安手心輕輕敲擊刀柄,前輩可謂處心積慮,用心良苦了。
比如只說那第一幅幻象天地,那位棋待詔視線所及,就是一座嶄新天地。
天地景象,就會從一幅水墨寫意畫,變成一幅纖毫畢現的工筆畫,同時從只有黑白兩色的山水畫卷,變成一幅青綠山水畫。
之后遇到那山野老媼,寓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理。
故而等到陳平安以彩云譜鎮住那老媼和婦人,便有后世棋道,已經如此之高了嗎一語。
陳平安實在是懶得與對方拐彎抹角,便干脆揭穿那層窗戶紙,直一句想來棋道如世道,總歸是向高處走的。
何況青同還有一種更深層的用意。
陳平安是那個一,是棋待詔,故而才能夠擁有看一眼,天地生的通天造化。
與此同時,那個一,又是隱居山野不問世事的老媼、婦人,陳平安反而變成了后世人的另外一個一,兩者一場重逢,前者對待當今世道,便有陌生之感。
在陳平安與小陌分開,獨自去官道上看書時,書頁一片空白,陳平安當時便起過自然而然的一個心念,覺得這棵梧桐營造天地的手段,太過粗陋,只能算是山水貧瘠,換成自己,只會滴水不漏……
而這本身就是青同的一種巧妙試探和微妙暗示。我青同做不到。你這個一可以。
只是陳平安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好像青同處于一種極為矛盾的境地,既早早認定自己是那個一,卻又不敢相信,或者說不愿意自己真的是那個存在。
身形佝僂的陳平安,盯著遠處那個青同,冷不丁問道:你如今是什么實力
小陌一聽就知道會很有意思了。
因為小陌知道自家公子,極少面對一位山上前輩,直接用一個你字作為開場白。
那么接下來,就絕對不會是一場點到即止的切磋了。
青同微笑道:大概相當于一個飛升境,半個武夫神到,會幾張大符。
陳平安點點頭。
兩人之間,瞬間出現一條鮮紅長線,以及余音裊裊的一句語。
那我就不用擔心會打死前輩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