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與老修士不太對付的紫陽府老人,也忍不住心中暗贊一句。
倒不是那位老修士仗義,愿意為一個紫陽府的外人說幾句公道話,而是他管著紫陽府外門的錢財往來。每年從乖巧懂事的鐵券河神那邊,多有額外進賬。
這種事,可大可小。
一般來說,即便這類雞毛蒜皮的腌臜事,被洞靈真君這位一心修大道的老祖宗知道了,她也未必愿意動一下眼皮子,張嘴說半句重話。
說不定告密之人,與被揭發的可憐蟲,都會被她厭煩驅逐,各打五十大棍,一起丟出紫陽府大門,道理很簡單,這會讓她心情不佳。
老祖宗雖然不愛管紫陽府的世俗事,可每次只要有人招惹到她發火,勢必會挖地三尺,牽出蘿卜拔出泥,到時候蘿卜和泥土都要遭殃,萬劫不復,真真正正是六親不認。
歷史上,好幾位龍門境功勛供奉,說是兢兢業業,為紫陽府出生入死都不過分,功勞苦勞都不缺。還有幾位老祖宗的嫡傳弟子,無一例外都是金丹地仙的大好資質,可一樣是事發后,悉數被老祖宗親手抓走,再無音訊。
吳懿依舊沒有自己給出意見,隨口問道:你們覺得要不要見她
眾人意見不一,有說這白鵠江神膽大包天,仗著與洪氏一脈的那點關系,從來不向我們紫陽府納貢稱臣,既然她敢來紫陽府,不妨隨便找個由頭,直接將她拿下,關押在紫陽府水牢底下,回頭再扶植一個聽話的傀儡繼任白鵠江神,兩全其美。也有人反駁,說這位蕭鸞夫人,終究是黃庭國屈指可數的一江正神,如今黃庭國暗流涌動,咱們紫陽府雖然算是已經上了岸,可近期最好還是行事穩重些,堂堂紫陽府,何必跟一個近鄰江神慪氣,傳出去,徒惹笑話。
吳懿煩得很,拍了拍椅把手,對現任府主的金丹修士說道:這個蕭鸞夫人,可沒那么大面子,能夠讓我去接待她。黃楮,你去見見她,看她到底想要做什么。如果說話不對胃口,或是求人辦事,出價太低,就抓起來丟入水牢。如果足夠溫順,或是價格公道,那就與她做買賣好了,紫陽府雖說家大業大,可誰樂意跟錢過不去。如果談得愉快,今晚為陳公子接風洗塵的宴席,可以順便邀請她,記得她的座位……嗯,就放在最靠近大門口的地方好了。
紫陽府府主黃楮抱拳領命。
吳懿視線在所有人身上掠過,玩味笑道:我不在的時候,你們怎么做,我可以不管,可如今我就在紫陽府,你們誰如果把事情做得私心重了,就是把我當傻子看待。
原本確有一絲腌臜想法的府主黃楮,一江水神蕭鸞夫人,艷名遠播,他早就對她的美色覬覦已久,況且這位江神的雙修之法,能夠大補修士神魂,一旦拘押在水牢中,先慢慢磨去棱角,等到哪天老祖離開紫陽府,還不是由著他這位府主為所欲為只是被吳懿這番語,給嚇得頭皮發麻,悚然驚懼,再次低頭抱拳道:黃楮豈敢枉顧老祖宗的栽培之恩,豈敢如此自尋死路!
吳懿皮笑肉不笑,沒有語。
黃楮慢慢退出劍叱堂,走出去后,大汗淋漓。
其余眾人,再陸續離開后,都有些幸災樂禍。
吳懿突然一皺眉,伸手捻住破空而來的一抹亮光,是完全無視紫陽府陣法的飛劍傳訊。
這等驚人手筆,不用想,必然是那位去當什么書院副山主的父親大人了。
看到信上內容后,吳懿揉了揉眉心,十分頭疼,還有不可抑制的憤怒。
她一巴掌拍碎紫檀龍椅的椅把手。
自己已經足夠客氣了,還要怎樣盛情款待!
難道要將那個陳平安當老祖宗供奉起來不成
只是一想到父親的陰沉面容,吳懿臉色陰晴不定,最終喟然長嘆,罷了,也就忍受一兩天的事情。
————
暮色降臨,整座紫氣宮燈火輝煌,亮如白晝。
紫陽府今夜大擺宴席,地點位于紫氣宮用以款待頭等貴客的雪茫堂。
白鵠江神蕭鸞夫人,帶著貼身婢女和孫登先三人,在一位紫陽府年輕女修的帶領下,去往雪茫堂宴會。
事情已經談妥,不知為何,蕭鸞夫人總覺得府主黃楮有些拘謹,遠遠沒有以往在各種仙家府邸露面時的那種意氣風發。
他們一行人的住處,被黃楮安排在紫陽府的偏僻地帶,根本不可能會是這座屬于吳懿私宅的紫氣宮,而且只有一個紫陽府外門弟子中的三境女修,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而且即便如此,小小三境修士,也沒個好臉色給一位大江正神娘娘,紫陽府的店大欺客,那種從骨子里流露出來的居高臨下,一覽無余。
除了蕭鸞夫人,婢女和三個大老爺們當時都有些臉色難看,只有蕭鸞夫人始終神色恬靜。
接下來發生了一件更過分的事情,讓婢女和孫登先直接繃不住臉色,各自冷哼一聲。
那三境女修在戰戰兢兢進了紫氣宮大門后,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關于紫氣宮的傳聞,一個個都很讓人敬畏,結果只走了一半路程,她給那群客人指了大致道路,就說接下去讓蕭鸞夫人自己去那雪茫堂,反正座位很好找,就靠著大門。
蕭鸞夫人安慰兩人幾句,見效果不大,只好苦笑著率先前行。
結果繞過一座影壁,在一條長廊中,遇到了另外一撥人。
正是陳平安四人,之前是一位龍門境老修士親自去請的陳平安,不過陳平安問過了道路,就說不麻煩老前輩帶路,自己走去就行,管著紫陽府所有下五境修士生殺大權的老修士,本想堅持,只是一想到先前劍叱堂老祖宗的說法,以及自己咀嚼出來的余味,覺得還是順著這位陳公子為妙,便是告罪一聲,轉頭去忙他自己的事情。
雙方剛好在兩條廊道交匯處碰頭。
陳平安便率先停步,讓蕭鸞夫人一行人先走。
蕭鸞夫人微笑著點頭致意,算是謝過那個陌生人的禮數。
一個在紫氣宮背負長劍的白衣年輕人
蕭鸞夫人也沒有多想。
她的貼身婢女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陳平安,呦呵,腰間還掛了個朱紅色小酒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