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之后,他這個做皇帝的,會親自看。
若是寫得好的,還會采用。
至于是不是真的會全部都看,這個大概是不可能的。
畢竟皇帝都說自己這么忙了,怎么可能還會每個考生的卷子都看
基本都是閱卷團(tuán)把試卷排好順序后,再把前面的一些給皇帝決定排名。
看完題目后,蘇譽(yù)便開始思考怎么寫。
殿試與會試之前的考試都有所不同。
考試時間為一天。
從打草稿到寫完文章,再到正式答卷上寫出來。
因為殿試沒有再經(jīng)過學(xué)官們謄抄一遍這一步,展現(xiàn)在閱卷官和皇帝面前的,便是考生原本的字跡與卷面。
因此卷面分,是非常重要的。
卷面不好,內(nèi)容寫得天花亂墜,也沒人會再花心思去看。
所以要保證卷面整潔,字跡比往常還要端正,而且盡量避免出現(xiàn)錯別字,壓力還是相當(dāng)大的。
會試之前的考試,雖然要題目不少,要寫的文章不少。
但文章基本都是短文,大概一篇為三四百字。
而殿試的策問,一篇最少要三千字。
不少考生們習(xí)慣了寫短篇文章,到了殿試這里要寫長文會感到不適應(yīng)。
有些人看完題目后,便眉頭緊鎖,開始冥思苦想該怎么把文章給寫長。
蘇譽(yù)倒是覺得還好。
區(qū)區(qū)兩千字算什么
哪個人寫論文的時候,不是一萬字起步
更何況這殿試的策論,還沒有論文這么難。
注水多點,馬屁拍得再響亮一點,真正要寫的內(nèi)容,其實是不多的。
所以盡管還沒想好后面怎么寫,絲毫不影響蘇譽(yù)提筆,開始打前面的草稿。
慶元帝這皇帝年輕的時候,還是挺不錯的。
但這幾年老了之后,便開始有向昏君發(fā)展的趨勢了。
一個不高興,就要換一個主要官員。
換官員比睡后宮的妃子還頻繁,這朝堂能好到哪里去呢
但這不關(guān)蘇譽(yù)的事情。
別說殿試上罵皇帝,就算是罵底下的官員,蘇譽(yù)也不會這么干。
罵是不可能罵的,能寫下來的,只能是贊美的話這樣子。
而且不止要贊,還要大贊特贊,贊得皇帝和考官們舒心無比,這文章的排名才能高。
至于吹完后,該給出怎么樣的解決方案,等前面把字?jǐn)?shù)湊得差不多了再說吧。
......
趙成書坐在上首,看著題目展示出來后,大部分考生們都在搜腸刮肚地想著怎么寫時,坐在最中間的蘇譽(yù)居然已經(jīng)開始奮筆疾書了。
他眉角一跳,心想這小子想得這么快
好像想也不想就下筆了,真能寫出東西來
會試主考官,還要兼著主持殿試。
因此這段時間為了避嫌,趙成書是一點也沒有聯(lián)系蘇譽(yù)和顧長樂。
更沒有教授過他任何殿試的技巧。
趙成書也覺得有些對不起蘇譽(yù),有些擔(dān)心他殿試的發(fā)揮。
但今日看來,自己真是想多了。
這小子,好像壓根不用自己教。
就這下筆的速度就能看出他的胸有成竹。
不過,趙成書又有些好奇。
陛下給出這樣的題目,考的不止是時政和朝廷政令,明顯還想要考生們再給多點朝廷沒有的東西出來。
也不知道蘇譽(yù)這腦子,會不會真的寫出什么不一樣的東西來
1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