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他要入宮去做自己必須做、并且必須做好的那件事情,只有這樣,世間別的事物比如寶藏與傳奇對他來說才有意義。
傍晚時分,暮色正濃,一輛馬車緩緩停在皇宮前。唐三十六率先跳下,接著是軒轅破讓地面微微震動,然后陳長生從車里走了下來。
皇宮之前到處都是人。近處是各學院及宗派的年輕弟子,遠處是看熱鬧的民眾,京都人對熱鬧的追求向來不受天時與天氣的影響。
看著國教學院三人尤其是陳長生,民眾的議論聲頓時大了起來,那些年輕考生們的神情也有些變動。
今夜,大朝試三榜共計四十二名學生,都將參加圣后娘娘在明堂舉辦的盛筵,歌舞暢飲以為慶賀,然后于宮中留宿,第二夜直接前往天書陵。
唯有拿到首榜首名的陳長生不能參加這場盛筵,而要獨自在凌煙閣里靜思一夜,因為這是規矩。
民眾的議論和考生們的神情變化,便是來自于此。凌煙閣乃是神圣之閣,亦是森嚴禁地,大祭或國朝有大事時,陛下才會入閣,除此之外,便只有每年的大朝試首榜首名,能夠在里面靜思一夜,表面上看起來,這自然是難得的殊榮,但事實上,沒有人認為這是好事。
凌煙閣里肯定沒有寢具,靜思一夜只怕要盤膝而坐,別說睡覺,便是想要小憩片刻都極困難,如此一夜折騰,清晨時必然極疲憊困倦,進入天書陵觀碑悟道,肯定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沒有人理解,為什么當年太宗皇帝會定下這個規矩,只能將之歸結位那位雄主想要通過這種手段,加強每屆大朝試首榜首名對國朝的忠誠。
只不過隨著年月流逝,這種規矩已經變得只是個規矩,被很多人淡忘直至視若無睹,只有對陳長生來說,這個規矩不是規矩這般簡單,而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他離開西寧、來到京都,進入國教學院,參加大朝試,經歷這么多風雨,冒了那么多危險……的唯一原因。
在無數雙目光相送下,他走進了昏暗幽冷的宮門。
在一名太監首領的指引下,向著重重深宮的最深處走去,經過含光殿,經過廢園,那都是他曾經去過的地方,然后他看到了西面那堵高高的宮墻以及墻上攀著的青藤,知道那邊便是國教學院和百草園。
越往皇宮深處去越是安靜,甚至可以說冷清,先前偶爾還能看到的宮女太監再也看不到一人,遠處明堂處的禮樂聲也變得越來越淡渺,仿佛變成了別的世界的聲音,直到最后完全消失,一片靜寂。
那名太監首領不知何時悄然離去。
只剩下陳長生一個人和一座樓。
那座高樓孤伶伶在前,不可能認錯,這就是凌煙閣。
不需要指引,他也不會迷路,因為通往凌煙閣的路只有一條。
凌煙閣很高,那條路很直,由無數道石階組成。
夜色已然籠罩京都,繁星重臨人間。
星光灑落在石階上,為其鍍上了一層淡淡的光暉,由下往上看,石階仿佛沒有盡頭,直似要通往夜空的最高處。
陳長生未作猶豫,順著石階,向夜空里的凌煙閣走去。他的腳步很穩定,卻不慢,落在身側的雙手微握成拳,代表著他的緊張與期待。
一陣夜風襲來,他的衣衫飄起,獵獵作響。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