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遼東府,冬天冷,要吃點新鮮的菜蔬不容易。就是秋天收了菜,放地窖里,能存得住的也少。正好今年冬天,吃到了藕,這是能存的住的,就是咱們這邊少,都是從南邊運來的。我們前面就是河,大片的河灘地,開春的時候,就想著放著那么大片的河灘地,干啥浪費了,挖塘種藕,要是種好了,又是一件好事。”連蔓兒就道。
沈六的目光就又落到了連蔓兒的身上。
這還真是一個敢想敢做,眼界格外開闊的小姑娘。若不是這樣的性情,換做別人,那地瓜和玉米的事也就不會是這樣的了。連家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應該是跟這小姑娘這樣的眼界和性情密切相關。
沈六的目光最后凝注在連蔓兒的臉上。
最初,真的沒想到會走這么遠。那么以后,會走的更遠嗎?
“六爺家當然不缺這些,不過,只要六爺那需要,我們這荷塘里的出產,還是第一個送到六爺家里。”連蔓兒見沈六微微的出神,就笑著道。
藕、簾子、雞頭米這些,遼東出產極少,但是也有南方販賣過來的。有錢的人想吃,也能買到。但是要吃新鮮的,卻是不能。荷塘的產出,鮮蓮蓬、干蓮子、鮮藕、鮮菱角、雞頭米這些,在遼東府這邊根本就不愁銷路。
不過,既然沈六和沈九來了,那當然是要先知會一聲,沈家始終排在連家供貨名單的第一位,這是很顯然的。哪怕府城與三十里營子的距離遠一些,到時候送貨要麻煩一點,也不能改變這一點。
“好。”沈六回過神來,點了點頭道。
“還得多謝六爺送來的海棠樹。”連蔓兒又向沈六道謝,剛才小胖說了,海棠是沈六挑選的。
“你們喬遷新居,我在軍營,不方便來。那幾棵海棠,算是我補送的禮。”沈六就道。
“多謝六爺記掛著。”連守信父子幾個就都忙站起來。
“都坐下,說了,在我跟前,你們不必如此拘謹。繁文縟節,一概全免。”沈六就道。
幾個人就又都坐下了。
連蔓兒嘴角含笑,沈六這次到她家來,明顯比以前隨和了許多,連話也比以前多了。不只是他,連守信、五郎和小七也應該感覺到了。
“樹已經種下了嗎?”沈六就問。
“已經種好了。”連蔓兒道。
“是我幫著種的,就在后面院子里。”沈小胖就道。
“哦”沈六就看了沈小胖一眼。
“六爺要不要看看?”連蔓兒就問。
“不必了。”沈六搖頭。
后面自然是連蔓兒家的內院,沈謙年紀小,和連蔓兒、五郎、小七幾個算是玩伴,過去走走看看怎樣都無妨。可是他就不一樣了。
“我們新建的宅子,六爺還沒看過,不如就看看吧。”連蔓兒就道。
莊戶人家,本就沒有那么多死板的規矩,況且,她們都在前院這,請沈六參觀新宅,各處看看實在是沒有妨礙。
沈六想了想,竟然真的站了起來。
眾人就都簇擁著沈六,穿過穿堂,先到了后院,然后又經過抄手游廊,穿過左邊的月亮門,進了二進的西跨院。
這西跨院與正房屋后的園子是聯通的,地上有從河中引入的活水渠蜿蜒而過,四周都種滿了各色花木,其中又以果樹居多。這個季節,果樹的花正是開到極盛之時,這么走過去,也頗為可觀。
陪著沈六看了一回,就從東跨院的月亮門重又回到后院。
沈六在抄手游廊上停下,四下又打量了一番。整個院子花木扶疏,陽光下,花氣氤氳。上房的窗戶全是琉璃窗,可見屋中整潔的布置。那屋檐下,還有兩個新筑的燕窩,正有燕子來回忙碌,哺育窩中的小燕子。
既整潔安靜,而又生機勃勃。
“怪不得陶潛有《歸田園居》”沈六望著眼前的景致,輕聲地道。
歸田園居嗎,原來沈六也知道這個。連蔓兒微微扭過頭去,看著沈六的側影。沈六站在那,手扶著欄桿。他的身子一半在日影下,一半在游廊的陰影中。紅磚黑瓦、綠樹繁花,一襲青衫的沈六,此刻已經入畫送上二更,月底,求大家粉紅支持薦書
書名《貴婦》
作者:沐水游
簡介:
在棺材里醒過來的那一瞬,葉楠夕看了足以影響她以后所有選擇的一幕。
她從未見過一個男人能將那么多情的一句話,以如此無情的方式說出來。
因此,在面臨自己將重回夫家大宅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拒絕,然而魚死網破亦非她所愿(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q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