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陛下嚴懲泄露科舉消息的惡賊,還我們一個公道!
眾人在宮門前齊聲吶喊,越來越激動。
林統(tǒng)領(lǐng)知道今日這事肯定是不能善了了。
他只能趕緊讓人進宮去通傳消息,盡力再安撫這群人。
就在這時。
一個眼尖的舉子,居然見到一旁的小門有一個官員正被人扶著走過去。
這舉子仔細看了看,突然驚呼出聲。
劉尚書!
那就是劉尚書!
劉泰德過年時,接待了一些來趕考的舉人。
所以在場是有人認得他的。
這次科舉試題,據(jù)說就是劉尚書的兒子劉子昂賣的。
所以眾人一聽到這個名號,頓時所有目光都轉(zhuǎn)了過去。
劉尚書,你枉為朝廷命官,身居高位,居然泄露試題給家眷,以此圖謀財物。
你別走,給我們一個說法!
眾人一邊叫嚷著,一邊往那邊瘋狂涌去。
林統(tǒng)領(lǐng)頭皮發(fā)麻,趕緊加強了這一邊的兵力,生怕這些讀書人真的越過了防線在宮門前鬧事。
這群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們,平時這些軍士們估計一只手就能打贏他們。
可現(xiàn)在他們只能搭著人墻阻止,完全不敢動手。
劉泰德已經(jīng)盡量低著頭走了。
但正二品官員身上的官服何其顯眼,他要從這里進去,必定是會吸引到人注意的。
此時他也是有苦說不出。
畢竟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家就遭了這無妄之災(zāi)。
想來想去,就只有那天自己告訴了兒子說他極有可能被指派為此次會試主考官這件事出現(xiàn)了紕漏。
但他兒子今天一身傷回來,現(xiàn)在還躺在床上。
劉泰德是有氣也發(fā)不出。
就在月初時,這群考生中的大部分,還在對他這個禮賢下士的禮部尚書交口贊譽。
現(xiàn)在卻只能一邊聽著他們的漫罵聲,一邊在旁人的護送下低著頭進了皇宮。
......
宮門前鬧得這般大,宮內(nèi)的慶元帝也被驚動。
聽了宮人的稟告后,慶元帝勃然大怒。
居然有人敢插手干預(yù)此次掄才大典
劉泰德呢讓他滾進來見朕!
早有所料的劉泰德已經(jīng)到了皇宮,聽說皇帝宣他,趕緊來覲見。
見慶元帝臉色陰沉,劉泰德二話不說,跪下便是喊冤。
陛下,老臣冤枉啊!
那些學(xué)子們口中所說泄露科舉試題之事,老臣真的沒有做過!
求陛下明察!
慶元帝雖然年紀有些大了,最近身體也不大好。
但上位多年,他腦子還是頗為清醒的。
科舉乃是國本大計,絕對不容任何人影響。
這次天下舉子們匯聚宮門前討公道,此事皆因劉泰德一家而起。
不管劉泰德是不是無辜的,他必定要為此負責!
聞,慶元帝冷笑一聲。
你有沒有做過,朕自會徹查此事。
但匯聚在宮門外的天下英才,皆為你與你家眷所犯下的錯誤而來,你難辭其咎!
朕今日不直接處理你,此次掄才大典難以繼續(xù)進行下去!
來人,先把劉泰德及其家眷打進天牢,讓大理寺慢慢審清楚!
朕必定會秉公辦理此事,絕不會讓任何人影響到此次掄才大典舉行!
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