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魁梧壯碩的楚軍將領,砍殺一名秦卒后,轉過身,一劍刺穿沖來的秦卒腹部,正當楚軍將領一臉兇神惡煞的模樣,心中滿是冷哼之時,卻意外的看到,被刺穿的秦卒,突然猙獰的面孔看著他,眼神滿是瘋狂。
“?。。。?!”
年輕的秦卒抱著楚軍將領的身體,拼盡全力依托重量倒在地上,這一幕讓楚軍將領猝不及防,還不等反應,便看到秦卒瘋狂的抓起一旁掉落地上的利劍,不顧劍刃的鋒利,不斷反手捅刺楚軍將領的頭顱。
楚軍將領從未料想到這一幕,不斷拿手抵擋,劍刃很快便劃破楚軍將領的手臂,臉龐,好在清楚的感覺到,秦卒慢慢的沒有力氣,隨后趴在身體上,還不等楚軍將領回過神,方才想著推開秦卒的尸體時,卻已經看一雙手拿著利劍,出現在眼前,擋住天空。
下一刻。
楚軍將領整個頭顱,都被一劍又一劍捅刺得面目全非,整張臉都遍布血液,不斷流落在滿是尸體的城道上。
其他地方的秦卒也全都瘋狂的砍殺楚軍士卒,所有人似乎都不惜命了一般,猙獰的面孔下,全都透露出一股瘋狂,不管再多楚卒登上城道,全部都被蜂擁而來的秦軍殺死。
明明沒有箭矢,明明面對楚國大軍,已經沒有多少守城方法,明明滿地都是秦卒尸體,但活著的秦卒,似乎全都沒看到,不知道一樣,所有秦卒沒有任何一個人,露出絲毫膽怯,反而隨著越來越多楚卒登上城樓,秦卒反而愈發奮力交戰。
漸漸的,看著城道內秦軍士卒的模樣,攻城的楚軍士卒都慌了,逐漸有楚卒站在臨車上,看著城道內數不清的尸體中,密密麻麻的秦卒,滿是兇神惡煞的看著他,似乎都在等著他跳入城道,楚卒開始止步不前,不再敢跳入城道內。
即便是有命令,即便是有督戰的楚國將領,楚國士卒還是出現恐慌,并且越來越多,攻勢也如同決堤一般,再也不復存在。
平原上。
楚國大軍前,楚國諸多將軍,全部都騎著戰馬,遠遠看著遂陽城的城頭。
“不好??!白衍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為何城內魏人,如此為白衍賣命,為何那么多日過去,輜重盡失,但斗志卻愈發高漲?”
范增騎著戰馬,皺著眉頭,搖了搖頭。
素來喜歡奇謀的范增,此刻看著遂陽城,都有些迷茫,更多的還是疑惑,讀書那么多年,活了那么多年,范增還從未見過這般事情。
范增不是沒有見過秦國大軍,更不是沒有見過,秦國大軍與楚軍交戰,遙想不久前,范增便是親眼見到,秦將李信統領二十萬秦軍,是如何被楚軍擊潰。
但,范增卻從未見過,魏人如此為秦國賣命。
楚國大軍在耗盡城內輜重后,都死了多少人了,結果遂陽城的城頭,還是久久無法攻下,要知道城內并非秦軍精銳,而是由魏人組成的秦軍,并非秦人啊!
“絕不能讓白衍活著離開楚地,否則日后白衍重整旗鼓,與王翦一同出兵,楚國危!”
范增說道。
昌平君此刻也騎著戰馬,眉宇間滿是陰郁,作為已經背叛秦國,背叛嬴政的人,此刻白衍越是厲害,昌平君便越是不安。
甚至昌平君都已經開始后悔,為何當初就不找機會,除掉白衍,再來楚國。
李信有多大能耐,昌平君無比清楚,李信雖說統領秦軍二十萬,但眼下,白衍表現出來對楚國的威脅,已經遠遠超過李信數倍。
思索間。
在昌平君的目光下,遠處一名楚軍將領,騎著戰馬急匆匆的回趕,待來到項燕將軍面前后,不等戰馬停下,將領便翻身下馬,跌跌撞撞幾步后,不等穩住身子,便跪在地上,對著項燕拱手。
“將軍,將士們攻不下遂陽城,死傷太多,而秦軍士氣愈戰愈勇,將士們已經出現潰敗之勢,將軍,不能再攻城了!”
楚軍將領喘著粗氣,一臉恐懼,雙眼泛紅的看向項燕。
前面死的后面上,前赴后繼,登上城頭的,要么成為尸體被丟下城頭,要么就消失在眾人眼里,死在城頭上,怯戰的楚卒殺了又殺,隨后命令后面的援軍,繼續爬城攻城。
然而此時,遂陽城往外,潰敗的士卒已經越來越多,已經沒多少人再敢登城,氣勢潰敗之下,再多攻城的士卒,也是白白送死。
這三天,戰死的將士,將領都已經數不過來了!每日抬去掩埋的士卒尸體,挖坑都已經挖不過來!
“父親,孩兒請令,統領部將攻城!”
項梁這時候看著默不作聲的父親,看到遠處遂陽城下,攻勢潰敗得連隔著那么遠,他們都清楚的看到,項梁知道父親的擔心,連忙騎馬上前,對著父親拱手請令。
“撤兵吧!將軍!不能再強攻城樓!以秦軍的士氣,再戰,楚軍便要先潰?。 ?
范增這時候諫道。
項燕老邁的雙眼,死死凝望著遂陽城,第一日,攻城,秦軍死守,楚軍死傷無數,一整日交戰,第二日,楚軍繼續攻城,勢要滅掉秦軍士氣,秦卒死守城樓一整日,死傷無數,今日第三日,秦軍經歷楚軍接連三日不計代價的攻城,三日廝殺后,士氣居然絲毫不受影響,反而愈戰愈勇,士氣潰敗的,反而是楚國大軍。
這讓項燕十分不解。
白衍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讓城內的秦軍,如此賣命,甚至在這樣的情況下,士氣不減反增。
渡過先輩,圣人名將所有兵書,項燕從未見過,有誰能統領一支降軍,面對數倍之敵,在輜重耗盡的情況下,士氣愈發大漲。
“白衍,你到底有什么手段?你真不是白氏子弟?”
項燕領兵數十載,這一刻,也不由得有些迷茫,并且還有一絲不甘,為何對于白衍的來歷,世人全都一無所知,不管是來歷、還是出身。
所有人都只知道,白衍是以白氏之姓入伍,與白氏有關系。
耳邊傳來馬蹄聲,不久后,一名楚軍斥候便來到面前。
“稟報將軍,壽春傳來消息??!”
楚軍斥候說話間,連忙雙手抵著一卷竹簡上前,交給項燕。
項燕聽到是壽春的消息,拿起竹簡打開看起來,這一看,頃刻間臉色大變,雙眼都睜大起來,一臉不可置信。
“父親,怎么了?”
項梁見到父親的模樣,有些不安的詢問道。
范增、昌平君等人,連同所有將軍,也都在看著項燕。
“無事!”
項燕收起竹簡,輕聲說道,然而不管是范增,還是昌平君,都敏銳的察覺到,項燕雖看著遂陽城,但手中,卻死死的拿著竹簡,并沒有把竹簡交給任何人。
………………………………
洙水河的河畔旁。
一輛有齊國旗幟的馬車,渡過河畔后,急匆匆的朝著臨淄趕去,在其身旁,諸多手持利劍的扈從,騎馬保護周遭。
“方才看到了嗎?似乎好像是公子升!吾此前在稷下學宮,曾經見過一面!”
“那旁邊之人是誰???居然有如此威儀,不怒自威,來歷應當不一般!”
“不清楚!不過方才吾發現,公子升十分敬重那人!并且隱約聽到,齊王似乎下命,命其立即趕回臨淄!”
河畔旁,不少渡河的士人,一邊走,一邊議論道。
如今秦國與楚國交戰,魏地也被秦國吞并,不喜歡秦國,并且喜好讀書的士人,自然紛紛涌去齊國。
連齊人都已經習慣,當初秦國滅韓的時候,韓國無數士族、士人,以及一些宗親,便涌來齊國,而秦國攻趙的時候,因為趙國疆域遼闊,商貿發達,前來齊國的人更多,后面的燕國、魏國,皆是如此。
甚至秦國與楚國交戰后,楚國內也有無數士族權貴、士人,紛紛趕到齊國,在齊國買地買房,間接幫助齊國的商貿越發繁榮,直到后面秦國兵敗的消息傳來,一部分楚國士族,方才回楚國。
“父親,就送到這里吧!”
孇由背著一個包裹,看著送自己來到這里的父親。
祖母、母親都還在臨淄城內,等著父親回去,家里不可一日無主,父親不在,便難有收入。
“此行前去,切記當心!”
孇俁看著兒子,一臉擔憂的說道,不過想到母親的話,孇俁也清楚,母親的心意已定,這一次兒子若是不去,日后母親絕不會再讓兒子去見衍兒。
母親的性格,孇俁怎會不知的,也明白母親為由兒好。
“這里的錢,是伱娘叮囑給你的,要好生藏著,勿讓人看到!”
孇俁看了一眼那些路過的士人交談,看了看河畔哪里,渡河的諸多船前,許多行人,望著四下無人看來,便偷偷拿出十來個錢,交給孇由。
“父親,祖母已經給過!”
孇由沒有接過父親的錢,而是看了看四周后,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個布袋,里面赫然存放著數十個錢。
這讓孇俁一臉錯愕,沒想到母親給由兒那么多錢。
“父親,要渡河了!回去吧!”
孇由對著父親說道,隨后便轉過身,朝著河畔走去,看著河畔,此刻孇由腦子也有些懵,呼吸急促,孇由從未離家那么遠,更別說此行還是離開齊國,去一個人生地不熟,十分陌生,并且還有戰亂的地方。
但腦海里浮現祖母昔日的話,隨后浮現記憶中,衍的模樣。
孇由不再猶豫,不過就在走到河畔時,轉頭看向身后,發現父親遠遠的還是站在哪里,不曾回去,就這般看著自己。
孇由突然心中浮現千萬語,想要說什么。
孇由也想如母親說衍辭行前,給祖母磕頭那般,想給父親跪地磕頭,但最終,孇由還是沒有那般做。
轉身與船夫交了錢,上了乘船,沒多久后,感覺船行駛在河面上搖搖晃晃,孇由看著越來越遠的父親,這一次去,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見到父親,回想父親日夜操勞,已經有少許白發。
孇由眼睛不斷泛紅起來。
直至看不起父親的人影時,孇由方才不舍的轉過身,看著另一邊的河岸,想到祖母的話,孇由有些忐忑,也有一絲絲懷疑。
那個威名赫赫的秦國將軍白衍,真的是衍嗎?
衍父生性憨厚,外祖母讀過書,因為一手含辛茹苦的帶大,教出來的兩兒一女,都重視親情,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不管是水壽,還是白衍、孇由,關系都很好。
謝謝所有書友大大送的月票,推薦票,謝謝所有書友大大,秦楚之戰沒多久了,很快就能寫完了??!
謝謝所有書友大大一直以來的訂閱,謝謝?。?!
(本章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