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李衛民在申城買的設備也到貨了。
開著老解放,李衛民親自把設備從火車站拉了回來。
當然,是拉回順城街84號院,不是拉回向陽大隊。
向陽大隊連電都沒有,拉回去也沒用。
這時候,李衛民挑選84號院的好處就顯現了出來。
隔壁有一家小木器廠,是順城街自己辦的街道小集體。
烤面包需要用電,這年頭普通居民的電線可不行,功率根本就帶不動,電管所也會找麻煩。
李衛民之所以買84號院,就是沖著隔壁的木器廠來的。
不過,在找人家商量扯電線之前,還需要一些說得過去的手續。
你一個普通居民,說要扯根電線烤面包,看人家搭不搭理你?
李衛民坐上了開往新原的汽車。
新原市,和新城縣一樣,都歸新原地區管轄。
不過和新城縣相比,新原市無論是規模,還是經濟,都要發達得多。
除了沒有管轄權,新原和新城的關系,大致就像后世的地級市和下面的縣類似。
到了新原之后,李衛民依然是老辦法,拎著兩只大老鱉,找到新原第一招待所,問人家要不要。
就連小縣城的領導都知道吃大老鱉好,何況是新原市的領導。
于是,李衛民很快就搞定了采購科長,成了新原第一招待所的編外采購!
新原第一招待所,就是后來的新原賓館,這時候還是直接歸新原革某會管理。
拿到了編外采購的身份之后,李衛民馬不停蹄返回了新城。
拿著新原第一招待所的工作證,直接找到順城街居委會。
“王主任,我是新原第一招待所的職工,我哥住在你們順城街,我們新原第一招待所想在新城設立一個點心加工點,我想問問你們順城街,要不要接這個活?”
“啥?”
王主任傻了。
天底下還有這種好事?
這年頭,幾乎所有的街道居委會都頭疼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安置本街道的待業青年。
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因為大量的下鄉知青返城,就業壓力不是一般得大。
當初是你們居委會天天做工作,俺們才響應號召,上山下鄉。
現在好容易回來了,你們居委會必須給俺們安排工作!
僧多粥少,哪有那么多的工作崗位,居委會天天被人圍著,王主任早就頭大如斗!
萬沒想到,天降好事,竟然有人主動找到自己,說要在順城街開加工點,這還有什么好說的,但凡猶豫一秒鐘,就是對本街道老百姓的不負責!
“同志,不知道你們新原第一招待所準備開一個多大規模的加工點?”
李衛民一聽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王主任,不瞞你說,剛開始,只是試試水,規模肯定不會太大,暫時也不會用咱們新城本地的職工,等將來業務步入正軌,銷量提升上去,絕對首先考慮在咱們順城街招工,你看怎么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