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欲要以夏化夷??!”
尉繚走到街上,買了一份大秦日報,看完之后,已經明白皇帝想要干什么了。
朝堂上,皇帝幾乎已經將話說明了,魏守白應該是能辦好的。
尉繚也很好奇,自己這位小徒弟會將事情辦得如何。
只要看過今天的大秦日報,再聯想到陛下朝堂上說的那些話,這不是送分題嗎?
陛下這是太給他面子了,直接就要硬將魏守白送到典客的位置上去?。?
聽說還讓蒙毅將那個方士吳侖也從牢中提了出來,那吳侖是干什么的,尉繚還能不知道?
若是事情辦砸了,便讓吳侖背鍋。
也就是說,魏守白后面的道路都已經被皇帝鋪好了,等著升官呢。
說句難聽的,有皇帝這么帶,哪怕是在吳侖身上拴條狗都能將接待匈奴使者這件事給辦好。
尉繚內心一陣感動,這還不是皇帝信任他,想讓他的弟子在朝堂上發光發熱?
咸陽城這幾個月來,比起之前的確是多了不少變化。
今日無雪,風和日麗。
市街之上,行人們歡聲笑語,小販熱鬧的叫賣聲,還有酒樓之上高談闊論的雅士,比起之前,仿若天壤之別。
尉繚清晰地記得,他離開咸陽城之前,咸陽城的街道固然干凈,亦有來往行人,但那些行人面容僵硬,毫無喜色,莫說高談闊論,就連走路都不敢發出過大的聲音,買賣也只是簡單地交易,買完東西也絕不敢在街上逗留,生怕一不小心犯了什么罪就被抓取修行宮和長城了。
如今這番景象倒想極了剛開始發展起來的三川郡呢。
尉繚身著玄色朝服,赤緣鑲邊,腰懸金印紫綬,足蹬赤舄履。
他走在街上,行人紛紛噤聲行禮,等他走過去之后,加快步伐遠離。
尉繚卻也不管那么多,在街邊一家面館坐了下來。
店小二見到尉繚,連忙迎了上來,彎腰躬身道:“丞相大人,您今日想吃些什么?”
“還是一碗羊肉面!”尉繚與小二也是相熟。
面條可不是尋常人家能吃得起的,這屬于精細的吃食,還加了羊肉,一碗便要一百錢。
秦朝主食仍以粟(小米)、黍(黃米)為主,小麥在北方逐漸推廣,但磨粉技術(石轉磨)尚未完全普及,細長面條的加工可能較難實現。
這家面館的老板和小二還是最開始跟著韓信從三川郡打到咸陽將士。
小二與老板是父子,來了咸陽后,便沒回三川郡,而是在咸陽開了這么一家面館。
“好嘞!您稍等!”小二應了一聲,然后就去準備了。
不過多時,四十來歲的老板親自端著面來到尉繚面前,笑道:“尉丞相,請慢用?!?
尉繚坐在這里看了一陣,卻見一個蠻夷邸的小吏領著一群歌姬走了過來。
還有人在后面搬編鐘和扁鼓。
“你!過來!”尉繚并沒著急吃面,伸出手朝那小吏一指。
小吏見到尉繚,連忙行禮:“小人參見丞相大人!”
尉繚疑惑地問道:“你們這是作甚?”
小吏惶恐不已,連忙回道:“這是典客丞大人叫小人們準備迎接匈奴使者的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