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大戰(zhàn)連綿三月,能活到今天的,中日雙方的士兵,誰還沒有個靈活的不行不行的大腦以及算是堅強的心?
被北倉滿都徹底拋棄的日軍第3步兵大隊第1步兵中隊第1步兵小隊、在撤退的命令下達時,連同傷員,實際還有高達四十人存活于戰(zhàn)場上。
除了擲彈筒小組四人被留于后方,前行至四行倉庫左側五十米處的日軍步兵有50人,在先前的戰(zhàn)斗中,別看子彈打得滿天飛頭頂上還有手榴彈雨點般落下,得益于廢墟中的掩體不少,日軍步兵的單兵戰(zhàn)術也極強,被子彈和彈片咬上徹底完犢子的其實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般多。
戰(zhàn)死十人,輕重傷員八人,尚有三十二人是完好狀態(tài),他們還擁有步槍二十八桿,輕機槍兩挺。
哦,對,還有近十人背后背著五公斤裝的炸藥包,五十公斤炸藥如果爆炸,別說厚0.6米鋼筋混凝土,就是有1米厚,也能炸開一個可進坦克的大洞。
也就是,這玩意兒想發(fā)揮作用,前提是得沖過五十米的死亡火線。
但不可否認的是,放在任何地方,這都不是一支隨意輕忽的力量,想殺死他們,必須得付出一定的代價。
不過,倉庫里的中國守軍并沒有想出來和他們決戰(zhàn)的意思,理由簡單到令人發(fā)指,咱現(xiàn)在是缺人,可不缺裝備和彈藥。
只要你還在,手榴彈,沖鋒槍,冷槍......各種姿勢都整上,再怎樣冷淡都得把你整尿了。
反正這會兒負責倉庫左翼防守的二連絕對是蜜汁自信,已經(jīng)不光是靠沖鋒槍火力輸出壓制,都開始用步槍精準射擊了,不過五六十米的距離,還有厚墻做掩護,再打不準就別說自己是御林軍的人了。
遇上非要把自己當灰老鼠鉆廢墟里藏起來的,有瞭望哨的士兵幫著確定方位,上面的投彈手們就往那邊丟。
總之,老鼠不出來那就把它的窩掀了。
而對于已經(jīng)徹底喪失戰(zhàn)意的幾十名日軍步兵來說,他們唯一的活路是讓跟在自己100米后不會被手榴彈肆虐的兩挺輕機槍開火,對射擊孔后的中國士兵形成一定的威懾,努力掩護著一部分人撤退。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做為日本陸軍標配的大正十一年機槍,在這個要命的當口,啞火了。
是的,大樓爆破產(chǎn)生的氣浪因為周遭建筑物的阻擋沒有對這撥日軍造成傷害,但漫天的灰塵卻是避免不了的灑落下來。
于是,平時都要帶個油壺潤滑又最怕風沙的大正十一年機槍的嬌小姐脾氣發(fā)作,罷工了.....
“殺雞雞!”在廢墟中堅持了超過十分鐘后,一個光著膀子,腦門上系著條白色繃帶的漢子很有些牛叉的站起身,高聲怒吼著,一把短至可憐的指揮刀指向前方。
牛逼!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亦或是西方人,都對這貨用了兩個字評價。
回到600米外的福山修一在望遠鏡里看到這一幕后,熱淚滾滾的在他的戰(zhàn)地日記里寫道:
“那是我最后一次見到吉野少尉,雖然我不知道他喊了些什么,但大約是:“板載!帝國萬勝!”吧!”
就此一句話,后面戛然而止。
因為,日軍少尉如此牛逼的形象沒保持過三秒,就死了。
至少有五桿步槍和兩挺沖鋒槍不約而同的瞄準了他,日本人的天照大神給了他勇氣,卻沒給他金鐘罩鐵布衫。
因為這名日軍少尉的號召,至少有十幾名日軍從廢墟中站了起來,向前沖,然后,所有的武士道精神,全部被湮滅在熾熱的子彈中。
隨著最后的生力軍被射殺,還躲藏在廢墟里的日軍傷兵再無力還擊,不管是不管不顧的逃竄還是繼續(xù)藏匿茍且,都被一一射殺或是被手榴彈給炸飛。
最終整個第1步兵小隊可能只有見勢不妙撒腿就跑的兩個機槍小組得以幸免。
“煞筆!”二連長鄧英冷笑著吐了口痰。
“比豬還蠢!”日不落帝國準將如此評價。
“吉野君指揮失誤,令第1小隊喪失了最后撤退的機會。”北倉滿都鐵青著臉放下望遠鏡。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