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們的說法,能活下來,就是給他們最高的獎賞。
不過,這次軍政部沒有讓衡陽守軍失望,一個月前,在大受震撼的陳姓智囊的提議下,專門在桂省趕制了一批紀念勛章,全部由白銀制成,紀念勛章的背后,就刻了那位親自手書的‘無畏衡陽’四個字。
但凡是在衡陽參戰的,無論軍民,人人皆有。
晉升令也由陳姓智囊代為宣布。
方顯絕做為衡陽最高指揮官,中將加上將銜,晉升為第10集團軍司令官,下轄第10軍,第103軍兩個步兵軍,第190師改為集團軍直轄獨立師,第10軍為原預10師擴編,第103軍為原第3師擴編。
原第10軍參謀長孫明玉擔任獨立師師長,190師原師長容有略晉升為第10集團軍參謀長,葛有才和周慶詳則分別為第10軍軍長、第103軍軍長。
原第9戰區參謀長趙子立則調任陸軍大學擔任教務副處長,雖然沒有擔任一方軍事主官,但在陸軍大學鍛煉兩年,出任步兵軍軍長甚至集團軍司令官已經是板上釘釘了,這和曾經時空中他和薛姓司令官在潭州之戰起了爭執后調任陸軍大學當了個小小乙級將官班班主任、完全是天壤之別。
趙君麥依舊是hy市長,但卻掛了個湘省政府委員兼洪江行政專署主任的名頭,這可是躋身于湘省民政高層之列了。
凡是參戰的預備役青壯民夫,皆榮獲‘衡陽榮譽市民’稱號,自此不納稅,獎勵大洋10塊,日后若參軍,則自動獲得上等兵軍銜,已經被補充入軍中的,皆按照現有軍銜晉升一級。
衡陽之戰中犧牲之官兵,皆晉升兩級軍銜,按照晉升后軍銜領取撫恤。
預10師和第3師都擴編為步兵軍,編制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而且經過衡陽一役,方顯絕在國內聲望如日中天,在那位心中也頗有份量,薛姓司令官再如何倨傲,也不會再如同往日一樣插手第10集團軍內部晉升,基本上都由方顯絕和兩個軍長說了算。
‘泰山軍’的稱號由第10集團軍繼承,第10軍則擁有了新的稱號‘張家山軍,這是為了紀念原預10師在衡陽城南張家山主陣地上的犧牲,第103軍的稱號則為‘衡山軍’,那是說明原第3師官兵在衡陽之戰中猶如南岳衡山一般堅韌不拔。
而第10集團軍的兵員補充,經過宣傳,幸存下來的大約3萬衡陽預備役有超過2萬人愿意參軍,這里面的大部分不僅是經歷過戰火,更是提著槍支參戰過,無論心理素質還是身體素質都比普通征調的新兵不知道要強多少,只需要2個月訓練,第10集團軍就能恢復戰前百分之六十以上戰力。
但真正讓方顯絕喜出望外的,還不止是這些被戰火考驗過的預備役投身參軍,而是已經逐漸‘蘇醒’過來的唐刀承諾,四行團所有重裝備都留給第10集團軍。
那絕對是一大筆饋贈!
或許只有看到那個武器裝備清單的方顯絕知道曾經的四行團有多強大。
火炮計有:12門75口徑博福斯山炮、8門150口徑迫擊炮、10門40口徑博福斯高射炮、28門20毫米蘇羅通雙聯裝機關炮。
坦克、戰車、重機槍計有:14輛tks坦克、19輛突擊吉普車、32具四聯裝12.7毫米重機槍。
而這,還是經歷113天衡陽大戰后殘余的,如果是在戰前的滿編狀態下,方顯絕都懷疑自己的‘泰山軍’面對這樣的四行團,會不會被打成狗。
雙方的重火力裝備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當然了,在衡陽保衛戰中曾經大殺四方的那種來自毛熊國的火箭炮并不在清單上,方顯絕也很明智的當做沒有此種裝備的存在。
雖然留下所有重裝備在湘北是軍政部同意四行團返回華北的條件之一,但四行團完全可以做主將這些重武器裝備送給其他部隊,比如唐刀的老長官謝近元,人家現在可也是戰區直轄的警備旅旅長,還比如27集團軍下轄的第43軍,人家的老軍長可是一直照拂著唐刀成長的長輩。
唐刀能將這些重裝備都留給第10集團軍,那都是看在雙方并肩作戰100多天的情誼上,是人情!
而僅攜帶輕武器返回華北休整的四行團倒也不是被軍政部給要挾了,他們這次可享受的是米軍才有的待遇。
這一次,他們不用再用腳丈量山河,而是要坐上專機。
不止是高級軍官,是四行團全體。
活著的,要帶上死去的!
犧牲在衡陽的2024名四行團官兵,沒有藏在衡陽,而要返回太行山。
那里有他們的戰友在等他們,歸!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