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團回歸華北之路堪稱中國軍史上最大的一次長途兵員轉送。
該運輸計劃由中國戰(zhàn)區(qū)總參謀長史迪威親自制定并實施。
四行團將乘坐米國駐中國的第9轟炸機大隊及第1、2運輸大隊90架大型運輸機直飛運城。
中方出動第4飛行大隊3個飛行中隊36架戰(zhàn)機護航,飛虎隊出動2個飛行中隊22架戰(zhàn)機護航,米方出動一個飛行中隊10架戰(zhàn)機護航。
為這支龐大運輸機編隊護航的各型戰(zhàn)機將達到令人吃驚的68架!
護航戰(zhàn)機各編隊分別由滇、桂兩省各機場起飛,而后抵達運輸機最為集中的桂林機場上空盤旋等待,等運輸機起飛之后飛往山城。
不是因為四行團要抵達山城,而是部份因傷殘退役的傷兵要回歸川省家鄉(xiāng),且護航戰(zhàn)機經過700公里長途飛行后也要再度加注航空燃油,畢竟后面還有超過千余公里的長途。
那些因傷殘退役的士兵要不要回家,夜承桓和冷鋒兩人都已經充分征求他們的意見。
不想回家的,就跟著大部隊先回大口子洞鎮(zhèn)駐地,那里又興建了十幾個工廠,也需要人手,就算不想工作,太行山里也已經興建了榮軍院,榮軍院的所有資金來源都有保障,維持他們下半生無憂毫無問題。
想回家的,由勞拉小姐代為管理的川省分公司會發(fā)放足額的獎金、參戰(zhàn)津貼、傷殘津貼,至少每人500大洋,也足夠他們在家鄉(xiāng)的生活,如果生活遇到其他什么問題,唐家就在川省,那里還有不少的傷殘老兵,可以向他們求助。
川人戀家,當然也有不想給團里增加負擔,百分之七十的傷殘退役士兵選擇了回家,尚在病榻上的唐刀找到史迪威將軍,中國軍史上最龐大的飛行團隊為了這批不足300人的傷兵,竟然選擇中途在距離唐刀家鄉(xiāng)最近的機場降落轉場。
米國人什么時候這么好說話了?接到轉場任務的那個機場中方最高指揮官一臉懵逼,他們這個機場,最高峰的時候也不過起降過10架大型飛機,這一來就是90架,屬實把他們搞的手忙腳亂。
“這些中國人,值得我們如此做,那應該是我這一生所運送過的最值得敬佩的軍人,我認為,我的哥哥會保佑他們和我的。”
這是時任米國駐中國第9轟炸機大隊飛行員羅伯特.肖恩少尉寫進家信里的一句話,他的哥哥正是1932年淞滬大戰(zhàn)時犧牲在淞滬上空的中國第一名外籍飛行員羅伯特.肖特。
12年前,時任中國航空學校教官的羅伯特.肖特在淞滬上空以寡敵眾不幸戰(zhàn)死,12年后,他最小的弟弟也來到中國和日軍作戰(zhàn),并在家書里表達了對中國盟友士兵的敬意。
也就是在那一天,他突然明白自己的哥哥為何選擇會為這個原本和他們挨不上什么邊的東方古國獻出生命。
因為這里,有他的戰(zhàn)友。
那些黑頭發(fā)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戰(zhàn)友,是這個世上最值得敬佩的軍人。
羅伯特少尉并沒有在家書里詳細描寫他進入機場打開飛機尾艙門所看見的那令他無比震撼的一幕,但這一幕卻永遠留在他腦海里。
以至于7年后,已經升任海軍少校的他聽到即將要征調他抵達冰原戰(zhàn)場,執(zhí)行對地轟炸任務后,少校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上司,他的理由很簡單:我拒絕向令我尊敬的戰(zhàn)友開槍,哪怕是曾經的!
當然,羅伯特少校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理由沒有說,他認為那個狂妄自大的五星上將司令官并不能帶領自己擊敗那支看似裝備簡陋的軍隊,而那個曾令自己無比震撼的步兵團聽說就在冰原。
那是1944年11月中旬,已是深秋!
四行團的士兵早已抵達機場,就在飛機跑道外側150米處列隊等候登機。
體型龐大的轟炸機緩緩從跑道上走過,坐在駕駛室里的羅伯特少尉本能的看向正在等待登機的‘乘客’們。
說實話,在抵達這座機場之前,羅伯特.肖恩還狠狠地在心里吐槽過下達此項運輸命令的史迪威將軍:該死的,動用軍隊的90架大型飛機,竟然只是為了運送中國人,這是收了中國人多少好處?
舷窗外,中國士兵依舊穿著夏季軍服,顯得有些單薄,好在桂省屬于亞熱帶,冷是不冷的,就是略顯寒酸。
很多士兵的軍服更是漿洗得發(fā)白,顯示出這已然是他們唯一能穿得出去的軍裝,不過,卻很干凈。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王牌步兵團嗎?中國,真的是太窮了,米國空軍少尉心里微微嘆息!
但很快,羅伯特少尉就發(fā)現這支軍隊與眾不同的地方。
每名士兵背上都背著步槍或是沖鋒槍,有些士兵背后還背著機槍或是迫擊炮炮管,再也沒有其他重裝備,完全是輕步兵團的標準。
這倒不是米國空軍少尉觀察的重點,中國軍隊缺乏重裝備早已是敵我雙方的共識,輕步兵團成為王牌步兵團指不定靠的是超高機動力。
但每名士兵胸前都掛著一個大木匣子是怎么個意思?
羅伯特少尉的目光掠過自己所經過的每一名四行團官兵,驚訝的發(fā)現,不管是領章上擁有三顆三角星的陸軍上校,還是只有一條胳膊,甚至是一條褲腿空蕩蕩拄著拐杖原本還需要人專門照拂的重度傷殘士兵,胸前都掛著一個從外表看上去也至少有30斤重的大木匣子。
莫非是這個大木匣子里裝著他們的裝備?羅伯特少尉大為不解,根據他對各類槍械的認知,沒有任何槍械需要保存在木箱里。
當然了,更沒必要用紅布將木箱子給裹著,真的是奇奇怪怪的中國人,難道里面裝的是什么魔法武器嗎?米國空軍少尉腦海里轉過一些自己從祖母那里聽來的古老歐洲魔法傳說。
飛機挺穩(wěn)后,一名脖子上掛著大木箱子的陸軍上校大踏步走出隊列,看向他面前列隊站好的士兵們,高聲道:“登機!”
排在最前方的一列士兵掛著箱子組成6個方陣,每個方陣40人,走到已經就緒的6架飛機前。
“走,去幫幫那些可憐的家伙,我看他們有些人連腿都沒了。”羅伯特少尉看著一名拄著拐杖的士兵艱難卻堅定的隨著隊列前行后,心里卻是狠狠一動。
衡陽之戰(zhàn)名傳天下,這些士兵能從那個地獄戰(zhàn)場活下來,本身就是勇士。
沒有人,敢輕視勇敢的人,哪怕他們看起來衣著、裝備都極為寒酸。
站在機艙緩緩打開的尾門,看著列隊魚貫而入的中國官兵們,米國空軍少尉主動將手伸向在戰(zhàn)友幫助下緩緩沿著坡道前行的那名重度傷殘士兵,并用有些蹩腳的中文表達自己的致意:“小伙子們,歡迎乘坐本次航班,我是本次航班的機長,羅伯特.肖恩少尉。”
士兵卻是搖搖頭拒絕了羅伯特少尉的好意,但顯然,那不是他矯情,而是他的一只手死死護住身前的木匣子,另一只手拄著拐,并沒有第三只手來接受米國空軍少尉的善意。
羅伯特少尉沒有放棄,而是直接扶住這名傷兵的胳膊,將他一直帶到機艙的最前方:“空中會遇到氣流,尾部的顛簸會更大,你在這里坐著,要更穩(wěn)一些。”
“謝謝!”年齡應該接近30歲、領章上有著三顆金豆壓著一條藍杠卻在旁邊多了三條>>>紋路的士兵看了熱情的米國空軍少尉一眼,很有禮貌卻頗有距離感的道謝。
“你這是什么軍銜?我在貴軍中還未見過?”想知道箱子里秘密的米國空軍少尉想打開聊天的突破口。
根據羅伯特少尉的認知,在中國軍隊里,藍杠加三顆金豆是上士,算是步兵班里資格最老的兵,和他這個少尉也就差一級,說明這名老兵在戰(zhàn)場上已經有些年頭了,只是看現在他的狀況,應該很難再軍中待下去了。
“3級軍士長!”傷殘士兵低垂著眼瞼回答了熱情的米國空軍少尉一句。
顯然,如果不是羅伯特少尉是這架飛機的飛行員,這名面容冷峻略顯滄桑的傷兵是不會多搭理他的。
畢竟,這家伙可操控著機艙內數十名同袍的生命,還是頭一次乘坐飛機的老兵多少還是給了面子。
“噢!買噶的!這樣說來您是兵中之王了。”羅伯特少尉藍色眸子里滿是驚訝。
軍士長在此時的米軍軍銜中可是占據著很主要的地位,從最高級的陸軍總軍士長到最低級的三級軍士長總共有五個級別之多,別說最高級別的陸軍總軍士長了,那是總統(tǒng)閣下才有資格任命的,就是三級軍士長都已經算得上士兵中的頂流了。
而眼前這名沒了一條腿的中國老兵擁有三條>>>圖案,那意味著三級是比一級要高的,絕對是步兵中最頂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