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大放陳詞,朝上滾滾諸公,哪個不是國中棟梁。”
“地方士紳更是各地的支柱,你們這些窮酸書生懂什么?”
“呵呵,一群只知道吸食民脂民膏之輩。”
“也好意思在這里大放厥詞。”
“不屑與你們?yōu)槲椋湍銈兺幰皇叶汲舨豢陕劇!?
孤傲的年輕書生一聲冷笑,轉(zhuǎn)身就離開了這間茶樓。
幾個錦衣公子一臉鐵青,四周一些客人都是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們。
李青看著這一幕也是略微有些嗤笑。
大唐不因而獲罪,隨便你怎么說都可以,只要你不嚷著要造反。
所以大唐的人都喜歡討論時政,這是諸子百家掀起的論潮,不允許有人鐵口直斷,封禁民。
李青眼神微微閃爍,“不過看這些人的表情,大唐王朝兩大階級的對立已經(jīng)越來越嚴重了。”
“封建王朝不可逆轉(zhuǎn)的固定路線,除非工業(yè)革命,將蛋糕再做大才能緩解這種矛盾。”
“否則終究是無解的。”
眼神中閃過了一絲莫名的神色。
接下來的日子,李青一直流連于各處茶樓,不斷收集著信息,逐漸完善了對稷下學宮的認知。
稷下學宮中的諸子百家各有優(yōu)劣,但公認的是,儒家大多都行得正坐得直。
在品行上幾乎都無可挑剔,每一代的稷下學宮夫子,全部都是儒門的人擔任。
李青若有所思,眼神中閃過了一絲思索。
“儒門的功法似乎都有一些精神上的要求,比如行正道,不可妄顧人命,不可姑息養(yǎng)奸等等。”
“幾乎完美貼合儒家修身、齊家、治天下的方向。”
“諸子百家的修行方法,幾乎全部和他們自身的道理相關。”
“如果我要進入稷下學宮,最好是將令牌展示給儒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