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杜子咢聰慧,但偏是個閑散性子。到十五歲中了童生之后便不思進取了,整日同鎮上一干閑人廝混,自命風流文士。如此到了十九歲時候還未娶妻,父母卻雙雙染了病。捱了一年耗光家中錢財溘然長逝,只留了他和他妹妹。
杜生懶散,其妹杜子藤卻勤勞。便去了渭城給一戶富商做廚娘,三餐也能落個溫飽,還偶爾會接濟她那哥哥。
家道中落,杜子咢便生出進學的心思,打算苦讀討個功名。因此變賣了家中房產搬到鎮西邊的一個小院里,每日閉門不出,只讀書。
如此到了上個月,發生一樁怪事。
杜子咢手中積蓄要應付筆墨紙張開銷、又要留作明年開考時候上下打點,因此用起來極省。他平時吃兩餐,每逢年節才吃三餐,也多是粟米餅、谷飯之類的粗糧。
卻說冬天時候,杜子咢走在街上見到有人賣咸魚。捱不過嘴饞便忍痛買了條,掛在家中房梁上。掛好了,他卻不吃。每餐用飯時將咸魚解下來擱在盤中,吃一口粗糧餅,便舔一舔這咸魚,以那咸腥味下飯。
如此,這咸魚竟被他“吃”了半年,還完完整整。
但到上月的時候,這咸魚不見了。杜生自是心疼,卻也還想不明白——這咸魚是如何沒的?
睡覺時門窗都關好了,家中無貓,也不鬧老鼠。偏偏一覺醒來那繩子還好好的,房梁上的咸魚卻不見了。
心疼嘆息一番之后,便如往常一般讀書寫字,晚間入睡。
可這一夜半夢半醒剛要睡著的時候,卻模模糊糊聽見床下有人喚他:“……杜生、杜生!”
他只當是自己在做夢,便沒有理會。
但第二夜又聽見這樣的叫喚聲。他便清醒了,側耳仔細聽。卻聽見那聲音漸漸清晰了,就來自床下——“杜生、杜生,我死得好慘呀!”
這杜子咢睡意全無。自床上跳下來奔到墻邊抽出劍,便挑開床簾往床下看——卻什么都沒有。第二日,便舍了些錢財請三河口龍王廟的廟祝來家里驅邪。那道士來了,灑了些水,持桃木劍作了法事,便說了些含含糊糊的話走了。
到這夜,杜子咢終是沒有聽到那聲音,不知不覺睡去了。
卻做了一個夢。
夢見一中年文士,自稱洞庭君。說那咸魚本是他的女兒,原形乃是一條小鯉魚。因得罪了龍子,被龍子打回原形放到洞庭湖中任其自生自滅。后被漁人捕撈制成咸魚,被杜子咢買了去。
那小鯉魚身為精怪死得凄慘,尸身又不能下葬,便集聚了一股怨氣,使得魂魄始終附在那咸魚上。待杜子咢日日去舔她下飯、日日給她渡了人氣,她便漸漸恢復了法力。
昨日才托夢告知洞庭君自己身處何地,今日其父便找來了。
洞庭君對杜生說,可去他床下挖掘。若是挖到一條咸魚,便以清水養上三天,再在一日夜里捧著那咸魚去洞庭湖邊,為它翻三次身。
杜生做了這夢,醒來之后便去床下挖掘,果真見了一條咸魚——便是之前在梁上掛的那一條。
于是依行事、在三日后捧著咸魚去了湖邊、翻三翻……
那咸魚竟變成一條紅鱗大鯉魚,躍入水中!對他點了三次頭之后入水而去,不知所蹤。
當夜,那洞庭君又托夢來,說杜生于他有大恩,三日之后,必有重謝——
便是在今日。
杜生同人說這事,人只道他說笑、發了癔癥。那杜生也不惱,只說今夜便可來他家里觀瞧,好知道他所非虛。
李云心聽到這里,眨了眨眼。
這事兒有趣。
因為洞庭君這名字……
聽起來可不像是什么阿貓阿狗啊。
====================
凌晨上架啊朋友們!!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