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領土,五代以后,才獨立成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以戰爭方息,重在安撫,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從此處于半獨立狀態。
"陛下,軍國大事不是兒戲,豈能輕出征"
出反對的正是齊泰,他大聲說道:"陛下,出征非同小可,若是倉皇決定出征,未免有托大之嫌。況且朝廷對安南什么情況也不了解,怎能如此呢"
眾多官員這才反應過來,肅王殿下打仗是有一套,打敗蒙古還不到半年。
可是安南呢安南遠在萬里之遙,就這樣貿然去打安南,豈不是去送死。
再者說,肅王要是回到嶺南,那無異于放虎歸山,京城里的這些官員恐怕連睡覺都不安穩,生怕肅王殿下哪一天想不開,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就造反了。
不過朱拓心里清楚,自從明朝成立以來,安南陳氏政權已趨衰微,一直內亂不斷,兩股勢力,也就是陳氏和黎氏一直斗爭,所以安南并不難攻打。
所以在朱棣執政期間,只是稍稍出征一下,安南國君就慫了,趕緊自縛出降。
再者說,在朱拓治理嶺南期間,時不時對安南來一次偷襲,安南早就驚懼嶺南的實力了。
"你們覺得本王冒失,但是本王告訴你們,本王籌劃練習兩年半,心心念念的收復安南。"
齊泰皺眉問道:"那敢問肅王殿下,您心中有了什么策略"
朱拓大怒,諷刺道:"此乃軍機大事,焉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陳述你這家伙看起來賊眉鼠眼,不像個好人,莫非是想故意泄密給安南陳氏"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要是肅王殿下執意出征,還請自述攻敵方略。若是連攻略都沒有,豈不是證明肅王殿下在胡說八道。"
"你敢質疑本王"朱拓想來想去,怒道:"本王的屬官姚廣孝知道。"
"那就將姚廣孝叫來,一問便知。"
朱元璋輕輕點了個頭,太監急匆匆的離開。
約過了半個時辰,姚廣孝就趕了過來,看見上位的皇帝朱元璋,急忙大拜,又對著殿中的文武大臣行禮拜見。
朱拓擺擺手,笑著說道:"行了行了,廣孝啊,咱們不是想收復安南嘛。這樣吧,你把咱們擬定的安南攻略講出來。"
姚廣孝一愣,狐疑的看著朱拓。
他剛才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就被太監叫到了這里,心里正納悶呢。
結果一聽這話,頓時驚呆了,肅王殿下怎么就突然要攻占安南了而且還擬定了安南攻略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為什么自己不知道
"你不會忘了吧"
朱拓瞪大眼睛,吃驚的說道:"父皇,兒臣的屬官忘了,兒臣這就帶他回去,好好回憶幾天,過幾日兒臣再獻上安南攻略。"
"肅王殿下,您擱這忽悠誰呢"來恭皺眉道:"您莫不是臨時起意,才決定要攻打安南的吧哼,想借安南一事,遮掩住你的過錯"
"你怎能憑空污人清白"朱拓瞪大眼睛,大聲道:"來恭,你污蔑本王,本王受不了這等屈辱。這樣吧,一會兒等下了早朝,咱們倆在午門外單獨練練,本王讓你一只手如何"
來恭縮了縮脖子,剛想繼續嘲諷,卻聽到大殿內突然響起聲音。
"等會!"
來恭的聲音戛然而止,不解的看向聲音傳來的地方。
一身素袍的姚廣孝。
"咋了廣孝。"朱拓疑惑的問道。
姚廣孝一臉平靜的說道:"肅王殿下確實制定了安南攻略,肅王殿下曾對貧僧說,安南國內陳氏和黎氏互相爭斗,國內環境并不穩定,尤其是黎氏目前盤踞在安南南部,從不朝貢,對大明不敬。"
"他們斷絕了與大明的來往,看似是囂張無禮,其實是畏懼害怕。所以肅王殿下稱,無論是陳氏還是黎氏,都必定畏戰,所以平定安南攻略以攻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