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進士們都等著呢。"
劉三吾說了一句,又道:"您這些淵博的知識,要是不能傳播開來,那是整個大明的損失啊!"
"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哈哈,那本王今天就訓個話。"
劉三吾聞,一揮手,兩百余名進士們蜂擁而入,一路到了肅王府的后院,把后院站的滿滿當當的。
他們都有些不解的看著肅王,不知道肅王要講些什么。
之前,劉三吾暴揍了一頓尹昌隆后,執意帶著他們這些進士們拜訪朱拓,說是讓他們了解肅王的學問,讓他們理解肅王的做法。
于是乎,他們看著前方的朱拓,都很好奇肅王會說什么
科學嗎
現在雖然不把科學視作洪水猛獸,但也當成了異端雜說。
看著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朱拓猶豫了一下,仿佛下定了決心,然后說道:"正所謂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本王今天給你們講一講天道。"
眾人:"……"
早知道你肅王朱拓喜歡愛吹牛逼,大家都能理解,畢竟您是藩王,也有吹牛逼的本錢。
可是萬萬沒想到,您竟然敢這樣吹牛逼。
居然說要講天道!
天道是什么
天道是終極之道,古往今來的圣賢,多少人窮經皓首,也研究不出來,你一個小小肅王能講明白
當即有進士說道:"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朱拓說道:"本王雖然不明白天道是什么,但是本王卻能察覺到天道的軌跡。"
"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說,天道的軌跡就是……一切事物都是處于運動過程中的,唯一不變的,就是運動本身。"
眾人一臉懵逼,不解的看著朱拓。
朱拓傲然道:"經過本王仔細研究,從古至今,王朝的壽命都只有三四百年,大家想想是因為什么"
眾人還是處于懵逼狀態中。
朱拓只好自問自答道:"就是因為每一種制度的設定,都會有歷史局限性,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周朝的分封制,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拉攏大族,可最終反噬其身。"
"大唐的節度使制度,本意是讓節度使牧守一邊,可最終節度使權力過大,導致反叛。而大宋得位不正,為了防止武將作亂,便重文抑武,導致被遼、金、蒙古壓著打。"
眾人有點回過來味了,肅王殿下這個觀點很新奇,從來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