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吾也驚詫的看著朱拓,他本以為,朱拓會講一講剛才的知識呢,可誰也沒想到,肅王竟然講起來天道,講的還煞有其事的。
雖然聽不太懂,但是感覺還挺厲害。
朱拓還在胡咧咧:"所以說,要懂得與時俱進,要解放思想。就像有一只青蛙,蹲在井底,他所看到的天道就只有井口那么大,直到有一天,一只老鷹將它抓跑了,他才知道,原來外面的天地這么廣闊。"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人不能坐井觀天,而是要積極的探索天道規律。這天道的運數,也就是歷朝歷代的興亡根本。"
眾人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肅王殿下講的知識,怎么亂七八糟的。
他們只是一個小小儒生,張口天道,閉口天道的,他們有這么牛逼嗎
朱拓繼續說道:"本王不是瞎扯淡,而是從眾多蛛絲馬跡中,分析出來的天數。而本王在察覺到天數后,才創立了科學門!"
"啊"
眾人齊齊大驚。
原來肅王殿下創立科學門,還有這樣的典故嗎
石景同煞有其事的說道:"沒錯,我可以作證,師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日凌晨,師父從睡夢中醒來,盯著天上的繁星一個時辰,忽然間,點點星光忽然降落,圍在師父身邊閃爍,此乃天降異象。"
"對,當時我也在身邊,我也可以作證!"楊榮贊同道。
"那科學是干什么的"有進士感興趣的問道。
"就是研究天道的,研究天道運行中的規律!正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這遁去的其一就是破解天數所在!"
朱拓繼續忽悠道:"而這也就是科學,科學是對天道的闡述。就像本王研究的望遠鏡,這也是天道的表現,是對客觀規律的運用,懂了嗎"
眾人還是一知半解。
朱拓一拍額頭,大聲道:"算了,這天道理解起來確實困難。但是你們要記住,這個知識文化啊,是不斷進步的,與其抱著那些經史子集死讀,倒不如研究一些新知識,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
"肅王殿下,您所指的新知識……是不是科學"有進士忽然問道。
"沒錯。"朱拓笑瞇瞇的看向那人,詢問道:"本王府中還有幾本數論,要不讓你研究研究,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本王嘛。"
"我可以看嗎"那人問道。
"要是別人,本王肯定不讓看。"
那人隱隱有些激動,說道:"肅王殿下,我之前對科學確實有些偏見,現在雖然還不是很懂,但是想認真了解了解……"
"譚兄,你可是師從宋師的,宋師要是知道你研究科學,恐怕會不高興的。"有人拉了他的袖子,低聲提醒道。
這位進士搖搖頭,說道:"放心好了,宋師會理解的。"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