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眉此人的張姓并不是他的本姓,他的家族本性李,張這個姓是當年他在臺江張家寨做工的時候張家寨賜予姓張。
之前幾日鐘叔也幫我們托人去張家寨那邊打聽,在花了不少錢之后還真的讓我們尋到了一兩樣張秀眉當年曾經用過的東西。
有了這些東西,等上了雷公山之后,我便可以借此以憋寶訣尋出他當年曾在雷公山活動的蛛絲馬跡。
若是他真的藏寶在這雷公山,以我目前在憋寶訣上的造詣,多半能將其找出來。
這是我目前的計劃,如果此計行不通,我便打算去清江那邊,耗費心力找出清江的水龍脈匯聚之地。
石人若是真的從那邊被沖出來的,定然也能尋到些蛛絲馬跡。
此舉太過耗費時間和心力,非但萬不得已的話還不要走到這一步的好。
……
雷公山巍峨挺拔,秀麗壯闊,其風景與我們之前去的幾處完全不同。
這里少有人為修飾的痕跡,大多地方都保持著傳統古老,一副原生態的模樣。
我們沒有直接去雷公山的主峰,而是調轉了一個方向,前往雷公山的北側。
那邊有一座高山坪壩名為雷公坪,這里是當年張秀眉聚眾起事的遺址,在這地方或許也能尋到一些關于這位苗族英雄的蛛絲馬跡。
我們三人都有修為在身,這山路雖然難走,但對于我們來說與如履平地也沒多大差別。
不到中午,我們便登上了這雷公坪。
這上邊風景不錯,到處都是參天古木,在西南處,確實依稀可見一些當年他們起事所留下的痕跡。
這附近也有一些禿杉存在,鐘叔提議分開行事,我們去那邊尋找與張秀眉有關的痕跡,他則去拾取禿杉樹枝。
鈴棍是他們巴代年一脈的重要物資,若是不撿拾足夠的樹枝回去鐘叔也不好交差。
我們約好等會還在這邊匯合,正要分開行事之際,周圍幾顆大樹的后邊忽然轉出不少人來。
我心中咯噔一下,這幾位俱都穿著當地苗民的傳統服飾,身上別著短刀,有幾人手中還拿著一根細長的牛角馬鞭,這幅裝扮可不像是什么過來游覽觀光之人。
這些人緩緩上前,將我們三人圍在中間。
鐘叔示意我們不要緊張,主動站到前邊將我們擋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