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到了第二天,張爹聽到廣播內的新聞,他也沒在意里面所說的張國慶就是他家張小五。
不止他,就連縣城很多熟悉張國慶的人都沒反應過來,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七點八級地震上面。
就連李青林他老子,這個縣城里的一把手,他都下意識地忽略這個名字,一心投入在捐贈工作中。
事情就這么有意思的進行中
當然紙里包不住火,該知道了還是會知道。
可意外的是最早點破的,還是一心關注局勢的老隊長!
在第二次聽到廣播里一句,以張國慶同志為主的指揮部,他才突然想起他們老張家的小五可不就是大名張國慶?
等四天,越琢磨越不對勁的老隊長再也憋不住,他又擔心說多了讓外人笑話,因而一早搭順風牛車去了趟縣城找張爹。
結果,張爹被他一提醒,還處于懵逼狀態時,在革委會工作的張明佐和公安局的張老二各自拿著一份報紙先后往他這小院沖進來。
“爺,我小叔”
“爹,小五跑去那邊了”
得了!報紙上雖然還沒有張國慶的照片,可他的單位對的上了。也許全國有無數個張國慶,可同一個單位的一準沒這么恰巧。
雖然張爹也不知他老兒子是啥時候當上什么處長,可一點也不耽誤他確認這個張國慶就是他家的張小五。
剛得知真相,別人還在震驚中,張母已經滿臉淚水,就差嚎嚎大聲地痛哭。那可是翻地龍,會出人命的,她的老兒子啊
瞧瞧,這事弄得!
在老隊長一番義正辭的大道理威逼下,加上張爹勸慰老伴的正義辭之后,張母算是淚水只能往心里流。
可機靈的張明佐頓時一下子反應過來,不管出于什么立場,他立即召集堂兄弟和表兄弟開緊急會議。
主題:趕赴現場,支援老叔!
在各大報紙的轟炸下,到了第四天,去災區其實已經成了所有有理想、有志氣的年青一輩們心之所想。
請假什么的,倒是好解決了,就連李書記他們幾位領導干部都開始組織人員將全縣捐贈物資送往災區。
而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老隊長。這可是人老成精的老人,他也迅速回村組織老張家所有的二十歲上下的大小伙子們開會。
這一趟去了,雖說辛苦了點,可最起碼老張家的名聲傳揚出去。嗯,最少能在整個縣城大人物眼里掛上號。
以后縣城有招兵招工,只要一旦范圍出現在農村,他們張家村都不用向上面反應,自然也少不了其中名額。
于是,這一支差點舉著張姓旗子的隊伍帶上全縣的捐贈物資,順帶著縣衛生院以麥穗為主的醫護人員,也出現了騰山外圍。
很快
平安跟著大院一群哥們到了
周嬌跟著衛生隊的同志們也到了
而老張家的孫輩們也緊跟其后到了
整個七一廣場的最右側,被大型施工機械挖出了一個很深的大坑。
一塊臨時的大橫幅豎起掛在上面唐山死難者紀念碑,八個字深深刻在所有見過的人們內心。
_f